查看完整版本: [-- 有感于陈和景先生在香港倡导推广普通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0月 -> 有感于陈和景先生在香港倡导推广普通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志公 1994-10-31 00:00

有感于陈和景先生在香港倡导推广普通话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有感于陈和景先生在香港倡导推广普通话
张志公
到海外去访问考察,最使人尴尬的是,与同是炎黄子孙的华人,有时彼此竟不能通话。香港算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遇到华人(据说香港华人占百分之九十五),讲英语吧,我不愿意,也不应该;讲广东话吧,我不会;讲普通话吧,他不懂。有的人其实是懂装不懂,对于讲普通话的人不屑一顾。这种情况使我很受不了。我一直在希望,总有一天,这种情况会改变过来:香港人人都能说普通话(当然也不反对说广东话),而且以能说普通话为荣。要做到这样,不仅需要政府的有力措施,而且需要一批对社会有影响的热心人士出来大声疾呼,大力提倡,才能收到移风易俗的效果。
金秋十月的一个夜晚,在北京的一次宴会上有幸认识了新加坡知名人士陈和景先生。陈先生祖籍福建省福清市,一九三七年去印尼经商,以后移居新加坡。一九八八年退休后定居香港。席间,陈先生谈起了对香港语言问题的感受,竟和我的感受完全一样。炎黄子孙在两千多年前就实现了“书同文”,可是到今天还不能做到“语同声”,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一大憾事。
秦始皇的“书同文”政策,有史以来第一次规范简化了中国文字的形体,有利于国家政令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符合时代前进的要求。所以他成功了。后世评论秦始皇的功过者,在这一点上是一直称誉,没有分歧的。可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不可能预测到像今天这样全民交际的需要,而且不仅是人与人交际,还有人和机器的交流,他没有提出“语同声”的要求。我们自然不可能也不应该以此苛责古人。但是到今天,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信息社会和传声技术的时代,全民族语言的统一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民族统一进步刻不容缓的要求。在今天,推广普通话的社会历史意义及其紧迫性,已经不必论证,是全国上下采取实际行动的时候了。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将受到时代的惩罚。
令人钦佩的是:陈先生年逾古稀,以“推普”大业为己任,不惜花费巨资,不顾年老体弱,四处奔波,八方呼吁,立志在香港等地推广和普及我们的民族共同语,以期达到民族团结、国家振兴之目的。陈先生的事迹,陈先生的精神,使参加宴会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中国内地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建国以来,成绩是巨大的。我看到过一份抽样统计的调查材料,全国农村能听懂普通话的人数,北方方言区(官话区)从建国初期的百分之五十四上升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百分之九十一,其他方言区从建国初期的百分之十一上升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百分之七十七(见我主编的《语文论集》(一),第二○○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却出现了一股“粤语热”。有的人为了一时的需要(比如做生意),学一点广东话,这倒无可厚非。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去鼓动这种“热”,或者以这种“热”为时髦,则未免属于眼光短浅之举了。中国的语言要走向统一(当然,不是说要消灭方言,更谈不上消灭民族语,而是说应该有一种共同的交际语),这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的标准语,只有在历史上逐渐形成而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普通话(国语)才有资格担此重任。陈和景先生在香港这个粤方言根深蒂固的地方,大力倡导普通话,而且矢志不移,不能不说是具有远见卓识之举。这是那些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人绝对办不到的。愿海内外多一些像陈先生这样既有远见卓识、又能身体力行的社会贤达,带头出来号召、组织、推动,则我们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就能加速实现了。


查看完整版本: [-- 有感于陈和景先生在香港倡导推广普通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