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市场报发表苏北生猪产区调查指出把生猪产销纳入良性循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1月 -> 市场报发表苏北生猪产区调查指出把生猪产销纳入良性循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94-11-27 00:00

市场报发表苏北生猪产区调查指出把生猪产销纳入良性循环

第2版(经济)
专栏:

  市场报发表苏北生猪产区调查指出
把生猪产销纳入良性循环
本报讯据11月24日出版的《市场报》报道:今年以来,肉猪收购和猪肉销售价格一直呈上扬态势。从苏北生猪产区盐城市的情况来看,10月中旬肉猪的收购价已达7.20元/公斤,比年初上升71.43%。据行家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生猪资源不足和肉价看涨还将加剧。
肉价缘何上扬?通过对苏北一些市县调查,归纳起来有三个因素。
一、潜在“积蓄”的焦聚诱发,促成需求链条的加速紧缩。肉价的直线上扬,是与去年开始出现的“肉猪价格偏低——苗猪价格下跌——母猪滥遭宰杀——仔猪圈存不足——肉猪上市下降”的连锁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集中诱发到需求趋紧和价格抬高。
二、价格指数的连动效应,推动紧俏商品的价格高攀。6月10日,国家再次提高了粮食价格,从侧面看,亦是生猪成本上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猪肉价格也要有一个恰当的水平。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职工工资收入提高幅度较大,由于猪肉堪称餐桌上的“当家肉”,加之需求紧俏,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猪肉“身价”提高。
三、个体经营急剧发展,逃税漏费现象突出,以较高价钱抬价抢购和销售,这种不平等的竞争,使国有食品部门陷入了困境。经营秩序混乱是肉价变态上扬的重要外部因素。
每当猪肉价格上涨之后,生猪存栏会随之上升,这是以往生猪产销周期性变化的惯例。而今年肉价上扬之后,出现了生猪下降的反常现象。这是因为养猪成本增大,农户感到“填圈难”。料价骤增,高额投资失去“吸引力”。养猪农户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生猪产销中出现如此反常现象,消费者感到负担加重、“吃肉难”,生产者并没有从中获得相应的利润。如果发展下去,不仅生猪产销内部会产生新的矛盾,还会引起整个物价波动。
如何使生猪产销尽快步入良性循环呢?
第一,在宏观策略上,必须建立产销衔接的配套机制。就是要以避免生产上的大起大落和价格上的交替起伏为突破口,首先完善产销衔接的导向机制。应当经常不断地搞好生猪市场的宏观分析和预测预报,通过信息引导并辅以行政行为,保持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其次要建立利益共享的调节机制。对生产者建立生猪发展基金制度。在养猪效益下降时予以适当的补偿,当猪源不足时予以扶持,从而稳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同时也应对消费者特别是城市居民建立市场物价基金,在肉价偏高时予以适当补贴,当猪肉价格低于价值时用以支持产区,弥补农民的亏损。
第二,在生产环节上,必须推进生猪饲养的科技进步。提高生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单一把目光盯住提高价格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把立足点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之中。
第三,在营销环节上,必须规范竞争有序的经营秩序。如让主渠道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国有食品部门应掌握充足的货源,并且建立储备制度,搞好均衡供应。同时,规范经营渠道。尽快推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办法,坚决制止无证经营、偷税漏税、抬级抬价或压级压价的不法行为。实行批零差率制度,做到明码标价。
生猪产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认真搞好协调,促进健康发展。


查看完整版本: [-- 市场报发表苏北生猪产区调查指出把生猪产销纳入良性循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