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青年记者希望行”河南采访散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1月 -> 为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青年记者希望行”河南采访散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欣 1994-11-27 00:00

为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青年记者希望行”河南采访散记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青年记者希望行”河南采访散记
本报记者王欣
10月中旬,我随“青年记者希望行”采访团来到河南。在短短的7天中,记者穿行在中原大地,实地采访了新蔡、桐柏、嵩县等贫困县的“希望工程”实施情况,看到了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听到了老师和家长们的肺腑之言。
    孩子的渴望
李献英是新蔡县龙口镇范庄小学5年级学生。她说:“我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死的,听大伯说是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后来妈妈也走了。”已有两个孩子的大伯收留了孤苦无依的小献英,从此她有了一个吃饭的地方。踏着深一脚浅一脚的乡村土路,我们摸黑来到献英和爷爷奶奶住的地方。屋里没有灯,一只寸把长的小蜡烛闪着昏暗的光,不大的土屋内,靠北墙的一张条案上,放着一本已磨破了边的课本。献英经常就着微弱的烛光看书学习。“我上学是北京的叔叔阿姨救助的,他们常给我寄一些本和笔,我真想去北京看看他们。可我只去过两次县城。我也给叔叔阿姨写信汇报过我的学习成绩。”要强的献英是班里的“三好”学生。明年就该小学毕业的她,渴望着能继续上中学。
在小学校残破的课桌后,在农舍的灶台旁,在山坡田垄间,有多少双满含着渴望的眼睛。对“希望工程”,对资助他们上学的好心人,质朴的农家孩子说不出更多感激的话,惟有用优秀的学习成绩作为回报。问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回答几乎是相同的:“上学”、“念书”、“本”、“笔”、“文具盒”……在孩子们的心中,上学读书是最大的渴求,那是一架通向美好明天的桥梁。
    家长的寄托
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望,感染了他们的父母,那些尚未脱贫的人们越来越看到了“认字”的重要。
这是嵩县的一个小山村。刚下过雨的土路上满是泥泞,8岁的张政梅拉着记者的手一步一滑地走着。雨后,天气骤然转凉,政梅身上还穿着单衣。一间四面透风的土坯房内,除了两张破木床外再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这就是政梅的家。因为交不起电费,没有电灯,屋里很黑。政梅的爸爸伤瘫在床已经两年,生活不能自理,里里外外全靠政梅妈一个人。“孩子该上学了,可家里穷成这样,我心里急呀。”政梅妈眼圈红红的,“学校看俺家情况特殊,免了学费。现在又有北京的恩人资助小梅上学,我这心里可不知咋感激人家哩。”尽管有好心人的资助,但孩子上学对一个贫困的农家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不管咋着,我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娃上学,没有文化,干啥都难呀。”
    教师的心愿
捐资助学给穷孩子们送来了上学的希望,而那些用自己的脊梁负载着民族重托的乡村教师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用默默的奉献使孩子们实现着这一希望。
50多岁的王广庆是桐柏县辛集希望小学的校长。60年代初,他到这所学校当老师,从民办到公办再到高级教师,一干就是33年。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儿媳也都是当教师的。
中午放学后,校长陪记者家访,一边同遇到的村民打招呼,一边随意指着路边的农舍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学生情况。谁家的孩子功课好,哪个学生的弟弟或妹妹也该上学了等等。全校9个班的494名学生都记在他的心里。在与学生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有许多孩子的父母当年都曾是王老师的学生。“王老师真是个好人啊!”一位家长感激地说,“家里穷,有时真不想让孩子再上学了。王老师就一趟趟到家里动员。”王校长的家就在村里,三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内异常简陋,连个院墙都没有。但他却时常以自己菲薄的工资贴补孩子们。作为一个老教师,当他终于看到由香港科大捐资援建的三层楼房的新校舍拔地而起,终于看到家长们争相送子女入学的场面,他感到欣慰,“心里踏实多了。”
这些朴实的乡村教师们,为了孩子,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在播洒知识的同时也播洒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查看完整版本: [-- 为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青年记者希望行”河南采访散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