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难忘的记忆——痛悼杨得志同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1月 -> 难忘的记忆——痛悼杨得志同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肖全夫 1994-11-27 00:00

难忘的记忆——痛悼杨得志同志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难忘的记忆
——痛悼杨得志同志
肖全夫
1994年10月25日,传来了杨得志同志逝世的噩耗。尽管我了解他的病情,事实真的出现时,心理上总有一种对承受力的抗拒。手捧着他去年4月亲笔签赠的《杨得志回忆录》,历历往事汹涌地在脑海中奔腾。
我在得志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较长,直觉的积累,逐渐地在我的心底里矗立起他那可亲可敬的形象,被我视为楷模。
1952年7月,得志同志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主管作战。几乎是在同时,我也奉命率第46军入朝参战,接受得志同志的直接指挥。他对革命事业的执著,对同志的坦诚随和,使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便产生了一种信赖和相知感。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并不甘心于五次战役的失败,他们凭借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空中优势,在“停战谈判”的烟幕下,竭力推行所谓的“绞杀战”,图谋先瘫痪中朝人民军队的后方供应与防御体系,继调兵遣将孤注一掷,于西海岸再次登陆,最后以武力解决朝鲜问题。
10月29日,我率工作组同第42军完成了防务的交接工作后,便在堂岘设置了军指挥所,参与实施志愿军司令部关于粉碎敌人在西海岸登陆计划的部署。
朝鲜的西海岸,背依定州、安州、平壤,是朝鲜主要交通干线的天然屏障。但因其内陆山小路多,地形开阔,便于机械化兵团活动和实施空袭,为敌人登陆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西海岸的这一战略地位,我在实地勘察中,充分地考虑了敌人可能登陆作战的地区及当时我军的实力,重新拟制了作战方案。为了防止指战员们对于停战谈判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针对部队中较普遍地存在的“速打,速胜,速回国”的急躁情绪,军党委还发出了《关于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
得志同志亲自审阅并充分肯定了我们的作战方案和《决议》。他强调指出:实现和平的基础,惟有打败侵略者。当前,由于美帝国主义坚持扣留中朝战俘,破坏停战谈判,并且妄图扩大侵朝战争,所以必须教育部队以临战的姿态,扎扎实实地做好反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奠定随时消灭一切敢于登陆、敢于进犯之敌的坚实基础。得志同志的这些指示,坚定了军党委的信念,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11月2日,为了加固阵地,准备长期作战,我们组织了35个连队共3646人,投入了构筑西海岸防守地段防御工事的工程作业,具体落实志愿军司令部和得志同志的指示。得志同志高度评价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充满信心地说:随着我军在东西海岸大规模的筑城、全线兵力部署的调整、新生力量和大批作战物资源源运入部队,我正面阵地工事更加巩固,作战物资也很充足,全军上下士气高昂。我两翼海岸可以说壁垒森严——西海岸粉碎敌七个师的进攻很有把握,东海岸消灭敌五个师没有问题。
我们军在入朝作战200个日日夜夜中,先后同美军陆战第1师、第2师、第25师,英联邦第1师土耳其旅等9个外国军队,计9600余人,较量了150余次,总共歼敌14400余人,击落敌机93架、击伤155架,击毁坦克31辆、各种汽车38辆,缴获各种火炮25门、轻重机枪169挺、各种枪732支、各种弹药444000余发、步讲机56部及大量的其它物资,扩大了阵地5平方公里。这些战绩,不仅把著名作家巴金吸引到我们军,使他饱蘸激情地挥毫写出《在英雄连队里》、《魏连长和他的连队》、《记栗学福同志》等励世奋进的史诗般的篇章,也使我们军享受到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前来视察,让我们亲身体验这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的超凡脱俗的品格风貌的殊荣。我很清楚,这一切,不仅来源于全军指战员的流血牺牲,来源于党中央和志愿军总部的正确领导,也凝结着得志同志的心血。每当忆及这些往事,我的眼前总要呈现出得志同志的音容笑貌。
1954年,得志同志回国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我同时奉调到战役系深造,得以同得志同志朝夕相处。3年中,在得志同志孜孜不倦地攻读的榜样感召下,也由于他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的严格管理,我从文化程度及军事素养上,都完成了一名高级指挥员的必修课,并且获得了模范学员的光荣称号。当我在主席台上接受刘伯承元帅颁奖时,我看到了得志同志投来的兄长般欣慰的目光。顿时,一股热浪向全身泛开,我的眼睛润湿了。我急步奔向得志同志,他也早就伸出了双手,情真意切地说:“祝贺你,老肖!祝贺你!!”我紧紧地握住那双温暖厚实的手,激动得一时语塞,只是用劲地点着头,无声地向他表达着我发自肺腑的尊敬与热爱。
1980年1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我担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当时得志同志任总参谋长,历史赋予的重任,又把我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夜深人静了,电话里传来得志同志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老肖呀,这一次你又挑重担喽!中央和军委都相信你绝不会负此重托!”
1982年9月,得志同志亲自聆听了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军政军民与民族团结、加强部队的战备训练与正规化建设,以及加强边防建设的情况与构想的汇报。他特别仔细地端详着我所提供的一组反映边防军人艰苦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照片,两眼饱噙泪水,陷入了沉思。看得出来,边防军人那因烈日朔风肆虐而变成古铜色的脸庞,因常年缺氧而扩大了的心脏、水肿了的肺和穿了孔的胃,因吃不上蔬菜而弯曲了的手足关节……都在撕扯着他的心。他哽咽着对我说:“老肖呀!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改善边防部队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现在国家也有困难,改善只能是逐步的,你的担子重呵!”得志同志的一席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更加坚定了我们搞好边防建设的意志。汇报会后,得志同志与总后洪学智部长商定,向新疆军区拨款2亿余元,使我们从1983年起,得以在新疆及西藏阿里地区,展开史无前例的边防建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得志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懈的一生。他的离去,是我党我军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他作为一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已经载入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篇章,也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底里。
得志同志,安息吧!


查看完整版本: [-- 难忘的记忆——痛悼杨得志同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