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声声唤起爱国心——记军事博物馆解说员李晶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1月 -> 声声唤起爱国心——记军事博物馆解说员李晶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天印 1994-11-29 00:00

声声唤起爱国心——记军事博物馆解说员李晶峰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来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报告

  声声唤起爱国心
——记军事博物馆解说员李晶峰
李天印
在京城的100余所中、小学校里,师生们都传颂着一个“故事明星”。他就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优秀解说员、北京市优秀校外辅导员——李晶峰。
李晶峰是1982年开始当解说员的,他常说:“作为和平年代的军人,我难能有机会成为一名战场上的英雄,但却可以用我辛勤的劳动去宣扬昨天的英雄。”于是,他利用军博典型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编写出《赵一曼》、《杨靖宇》、《吉鸿昌》等20多个爱国主义故事。为了把故事讲好,李晶峰特意用自己积攒的200多元津贴费买了一台录音机,先把自己讲的故事录下来,然后自己再听,边听边校正。晚上回到宿舍,他就坐到录音机前练习,有时为了讲好一段话,他要练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只要有半点不满意的地方,他决不罢休。
为了把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形象感人,使爱国主义精神充分表现出来,他又特意买了一块大穿衣镜,对着镜子练手势、练表情、练神态,一举一动都反复练习,严格要求。
李晶峰潜心钻研了《语言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书籍,还拜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为师,隔几天就去找孙老指点,颇得孙老的器重和栽培,成为孙老的得意门生,就连孙老的小孙女也成了他的热心听众。
李晶峰把爱国主义的英雄事迹讲得活灵活现,深深地铭记在孩子们的心中。慕名来听李晶峰讲爱国主义故事的中小学师生越来越多,一批观众送走,又一批观众进来,有时一天就有上千人次。
1986年秋天,李晶峰第一次走出博物馆来到东城区劲松小学,给孩子们讲战斗英雄的故事,全校的师生都听得入了神。当讲到赵一曼、杨靖宇与日本侵略军英勇搏斗,宁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情景时,学生中间响起了阵阵的哭泣声……站在讲台上的李晶峰,面对着孩子们,感情的闸门难以控制,不知不觉讲了两个小时,然而,800多名师生无一离开,全都进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告诉他:“原来我一直认为电影里演的那些英雄都是假的,听了李叔叔讲的真实故事,才真正明白了中国的艰难历史。我从内心崇拜英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能去一所学校,就能去第二、第三所学校……不久,李晶峰去学校给学生们讲爱国主义故事的事迹很快传遍京城,邀请他讲故事的学校接连不断,李晶峰都“欣然从命”。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还是炎热酷暑的盛夏;无论是身体有病,还是家里有事,他都按时赶到学校,满怀爱国主义的热情,去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心。北京城近郊区104所学校,方圆百余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他讲的一个个爱国主义故事,受教育的学生达15万多人。
在去学校给学生们讲爱国主义故事中,李晶峰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也引起了他进一步的思考:我一个人讲故事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是能培训一批故事员,发动大家都来讲爱国主义的故事,更能扩大宣传教育效果。
李晶峰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到崇文区少年宫,立即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同,他们拍手叫好。1987年秋天,他开始培训故事员,学生们纷纷报名,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挑选了8名同学为故事培训员,最大的小学四年级,最小的小学一年级。
李晶峰的心血没有白费,京城的200多名故事员的优异成绩就是对他、对社会的最好的报答。其中,张瑗等6名同学曾多次在北京市孙敬修杯故事大赛上获一等奖,还经常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讲,使爱国主义的故事讲遍京城,传遍祖国各地。


查看完整版本: [-- 声声唤起爱国心——记军事博物馆解说员李晶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