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春运车站访民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1月 -> 春运车站访民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鲜日 1994-01-31 00:00

春运车站访民工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春运车站访民工
本报记者刘鲜日
1月26日,是春运工作开始的第6天,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
源源不断的肩扛大包小箱的民工从地铁出站口涌出,朝北京车站站前广场猛跑;从各路公共电汽车上挤下来的人流,大部分也是肩扛棉被,手提行李,匆匆忙忙往车站赶的民工。“张三李四,快点快点”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中午,据说是春运期间北京站一天中人流的最高峰。你站在高处扫一眼广场,是五彩缤纷的一片,到处是卧在行李旁,吃着面包或饼干的民工。
记者走进一群从河南来京打工的民工中,他们是“包工头”从乡里招来的建筑工人。眼看离“大年三十”不到半个月了,“包工头”放假,让他们回家过年。“在北京,钱还是好挣,只要卖力干,每月几百块没问题,就是车票难买,火车难上。”一位男青年对记者如是说。一位姑娘接过话去,振振有词:“都说我们盲流盲流的,像当泥瓦匠这样的脏活累活城里人干不了,我们来干有啥不好的?一来我们有机会挣点钱,二来把城里人不爱干的事都包下,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嘛。”她是高中毕业生,为建筑队做饭烧水,一年下来收入也不少。
记者截住从北京回四川的五位姑娘,都是保姆。她们分别在海淀的两所大学的教师家帮忙。谈到感受,一位说还可以,一位不表态,另外三位有点不满:“在城里人家里挺受歧视的,挣点钱真不容易。”
离开寒冷的广场,记者挤进售票大厅。高分贝的嘈杂声,浓浓的臭气味;忽而被冲散、忽而又收紧的排队长龙一直向前延伸,到售票窗口时又乱作一团。
挤到京沪线沿站售票窗前排成的长龙旁,记者找到两位男青年,一位是从安徽阜阳来的,在京拉板车卖菜。一位是从苏北来京摆小商品地摊的,前者在京打工已3年多,按他的话说是“小发了一笔,在家令人羡慕,几位小兄弟也跟着来北京干”。后者是去年3月才来京的,他的感觉有两个:“一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干这样的活,二是农民只有离开土地才能赚点钱,种地亏本嘛!”说着说着,忽然身后传来一位“女高音”叫唤:“哎哟,又没票了,今天都是第4天排队了,这到什么时候才能走得了?”回趟家,真难。
候车室自然是乱而无序,到处是人堆和行李堆。记者遇到一位来京出差的广西某企业的干部,问他对民工进城的看法,他直截了当:“城市确实有许多事需要农民去干,因为他们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苦,但到了春节期间,我们这些人就受罪了,一到车站就感到身体不适。”
记者在这里还见到一位青年农民,除了行李之外,还特意从书店买了几本书,用绳子扎紧提在手里,最上面一本是《科学养鸡技巧》,记者得知,他是在颐和园附近的一家养鸡厂做临时工的,一年多时间学到不少东西。说这次回家就不再来了,计划在家乡办个养鸡场,有了技术,在农村照样能挣钱。


查看完整版本: [-- 春运车站访民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