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1月 -> 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邓晓春 1994-01-31 00:00

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笔谈

  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邓晓春
经济与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领域。首先,经济和教育是不同的概念与范畴,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前者具有以物为对象,以增加价值和利润为目的、运行周期较短等特点,而后者则具有以人为对象,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活动周期长的特点。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经济活动和教育活动具有各自不同的规律。可见,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尤其不能将一种活动的特殊规律生搬硬套于另一种活动。
但是,教育与经济又是社会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决定了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必须为之服务;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依靠教育。实践证明,经济对教育“依靠”的紧密程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涉此必及彼”的密切联系。
要客观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必然产生冲击或影响,因势利导,兴利除弊。市场经济对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革新教育观念;激发教育活力(如通过竞争、奖优罚劣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等);拓宽教育功能;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等等。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的自发性、波动性、短期性和唯利性,则可能对教育产生各种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特殊的市场经济。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互补并协调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统筹和宏观调控作用。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扬市场经济之长,补市场经济之短。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也完全可能做到扬市场机制之长,避市场机制之短。当然,要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认清市场行为的自发性与教育活动的目的性的矛盾,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防止教育发展中的盲目性、狭隘性,保证教育有秩序、有目的地发展;(2)要认请市场行为的波动性与教育活动持续发展性的矛盾,加强宏观规划与指导,防止教育发展上的忽起忽落,保证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3)要认清市场行为的短期性与教育事业长期性的矛盾,真正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改善和强化政府职能,增加教育投入,以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克服“见物不见人”、“重生产轻教育”、以及“重眼前轻长远”等错误认识;(4)要认清市场行为的逐利性与教育活动非营利性的矛盾,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健全法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防止学校偏离育人这个中心任务;加强德育工作,防止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学校里蔓延。
有的同志将当前教育战线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加分析地简单归咎于市场经济,这是一种曲解,不利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和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师流失严重以及德育的削弱等问题都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而不能算在市场经济的帐上。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只会促进科技和人才价值的上升,从而促进教育地位的提高,而不是相反。教育经费短缺及由此导致的学校忙于四处弄钱,偏离育人这个中心的问题,主要在于认识上,特别是在部分领导同志的认识上,教育的战略地位并未真正落实,或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甚至有些错误认识,如将改革和增加投入对立起来,以“向改革要经费”来取代“两个增长”。有的领导公开讲:“只听改革汇报,不听经费汇报”,等等。这个问题要从真正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来解决。教师队伍流失的问题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为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并未出现这种情况。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的分配不公,脑体倒挂,教师地位低下。因此,必须从克服脑体倒挂,提高教师的待遇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削弱主要是由于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的侵蚀和影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这些工作做好了,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就能相得益彰。


查看完整版本: [-- 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