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医坛宿将心中的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2月 -> 医坛宿将心中的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春雨洪矛 1994-12-31 00:00

医坛宿将心中的歌

第8版(周末)
专栏:舞台内外

  医坛宿将心中的歌
春雨洪矛
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
我也曾留学名牌医大
我那一颗跳动的心
始终念着故乡的妈妈
…………
他们刚刚放下手中的手术刀,刚刚取下胸前的听诊器,此刻,他们又站在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前,身着雪白西服,手捧着鲜花,通过现场直播面对着全国的亿万观众。这些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用他们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唱出了一曲感情真挚朴实的颂歌——“唱给祖国妈妈的歌”。
歌声一停,掌声如潮。
这是全军军营之声歌唱比赛中的一个动人场面。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由18位专家组成的小合唱队,本不参加评奖,但评委们一致同意授予他们“特别荣誉奖”。
专家合唱队年龄最大的已78岁高龄,最小的也已年过半百。他们都是知名的专家、教授,有的名声享誉国内外。他们在繁忙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利用业余时间练习歌唱,不管正式演出,还是业余排练,他们都像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那样,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精心练习。
合唱队年龄最大的赵东海教授,已近耄耋之年,是我国著名的消化内科专家,一级教授,但他像年轻人一样每天坚持上班,遇有急诊和会诊,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这位曾到过8个国家和地区的老专家,今天仍在医疗工作第一线。当他听说要到中央电视台表演,老教授内心异常激动,在家中请老伴帮助他一起练声。有时他还到脑系科找到合唱队的同伴马志中教授,练发音,练口形,练表情,倾注了许多心血。赵老动情地说道:“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几十年从医霜染鬓发,如今已是桃李芳华,我那一颗赤子的心,始终贴着祖国妈妈。’”老教授用歌中所唱,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献身医学事业,晚年发挥余热的心声。当他的许多学生和挚友在电视中看到演出,打来电话向他祝贺时,老教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提到专家合唱队,不能不写一写白发苍苍的高玉璈。75岁高龄的高玉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放射医学专家,曾游历过美、日、德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虽说已进了专家组,但仍担负着培养博士生的任务,每天上午都提前上班,会诊、查房、看片子、带研究生、改论文。“不让一日闲过矣”是老教授的座右铭。一次晚上排练,天下着大雨,大家以为高老不会来了,没想到老教授却是第一个到场,直令五六十岁的老弟们钦佩不已。
医学讲究协力攻关,一台手术需要各个科的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唱好一支歌也是同样,老专家们更是深明其理。
身材长相都酷似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的口腔科教授刘静海,不仅是专家合唱队队员,还是总医院文艺骨干。他不仅歌唱得好,还经常担任节目主持人。合唱队每次排练新歌,他都少不了充当教员的角色。
在合唱队是演员,在科室是领导,合唱队担任这样双重角色的教授有七八位。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伟炎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这位细高个子,架一副秀郎架眼镜,一副儒雅学者风度的教授,作一手漂亮的手术。他还是博士生导师、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欧洲耳鼻咽喉学会两名中国客座会员之一。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被大家戏称为“专家级演员”。
在专家合唱队里,年龄最小的是呼吸科主任刘又宁教授。1991年他曾荣获过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称号,被誉为我国医学界的一颗新星。
几年来,专家合唱队自编自演了许多歌曲,曾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这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蜚声医坛的医学宿将,在为人民的健康祛除病痛之时,又不断用心灵奉献上他们的歌声。(附图片)
(图为合唱队正在演唱赵建伟摄)


查看完整版本: [-- 医坛宿将心中的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