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喜看朱德群新作——欢迎朱先生来中国美术学院讲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3月 -> 喜看朱德群新作——欢迎朱先生来中国美术学院讲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吴冠中 1994-03-31 00:00

喜看朱德群新作——欢迎朱先生来中国美术学院讲学

第8版(美术)
专栏:

  喜看朱德群新作
——欢迎朱先生来中国美术学院讲学
吴冠中
12岁的小孙孙跟我到巴黎老友朱德群家作客,德群翻出新作,宽敞的工作室里展开一幅幅巨大的画面,我们高谈阔论,小孙孙伏在地上默默看,悄悄听,显得分外小,像只小狗,我们忘记了这小家伙的存在。深夜回到公寓,我问小孙孙:你在朱爷爷的画上看到了什么?他发议论了:这些都是抽象画,但抽象里有许多具象的东西。我追问:什么东西?他摇头晃脑思索片刻:有战争,有街市,有灯光射进了溶洞,有高山流水……我拍拍他的小脑袋,他爸妈也赞扬他,他似乎真的成了评论家了。
如果当年未曾相识朱德群,便没有画家吴冠中,我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或平庸的工程师。三十年代时浙江全省高中学生集中军训三个月,混合编队,浙大高工的我和杭州艺专的德群被编在同一个班里,朝暮相处,成为好友。他带我参观杭州艺专,我迷了,醉了,疯了,不顾一切转入杭州艺专从科班学起。德群比我早学一年,成了我的小先生,我们从此结下了终生情谊。别离,阻隔,人生历程多坎坷;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而艺术的情谊是圣火,风吹不灭,距离的风及岁月的风,风愈烈,火愈炽。从严格的素描训练到具象的油画学习,从崇拜西方现代艺术到钻研传统精华,从描写物象到表现感受,我们一直是同路人,是林风眠、吴大羽和潘天寿等启蒙老师曾指引的那条路上的同路人。今日人渐老,发已苍,一见如故,人如画,画如人。
两家门下转轮来,具象与抽象绝非格格不入,实质本是一家人。韵律、节奏、起伏、虚实、进退、蜿蜒、奔泻、呼应、浓缩、扩散……都是体现视觉美感的元素,如果具象绘画中缺乏这些“抽象”的元素,则画得再“像”,再精致,却不美。一位中国农民曾评论我一幅失败了的作品:画得很像。但对另一幅我自己满意的作品,他脱口而出:很美。美与“像”孰重孰轻,由此可见一斑。抽象艺术愈来愈普及了。鬼画桃符,正因抽象作品还不够普及,以抽象作幌子骗人的空头美术家正大量繁殖,鱼目混珠何时了!
德群营建中首先重视画面的全局效果。远看西洋画,西方绘画的建筑性,上墙后的远距离效果是造型艺术的骨骼。这却往往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薄弱环节,虽然我国绘画可读,可游,“江山卧游图”甚至是躺着品味的。中国有人评西洋画是“近看鬼打架”,鬼打架不一定都属缺点,但中国传统中对笔墨运转及对绢或宣纸质感、肌理的讲究创造了东方绘画宜近看且耐人寻味的特点。德群在大刀阔斧的油画挥写中竭力发展中国笔韵、墨趣的时代性、世界性。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笔墨等于零。那是针对以某种僵死的笔墨程式作为唯一的或孤立的笔墨标准,其恶果是束缚了新笔墨的创造。德群的作品却是远看西洋画,近看中国画,他的创造性的手法正适合借来作为我的“笔墨等于零”的观点的阐释。德群表现中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透明性,粘糊糊的油彩织成了透明的新装,那种半透明效果本是中国宣纸特有的风采,令西方可望不可攀的风采:中华风采从祖传秘方飘向寰宇。
12岁的孩子从抽象中看到了多样具象,而作者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才在具象中发现、提炼出美感之抽象精英,幸运的小孙孙品尝了朱爷爷50多年的佳酿!
1993年11月·巴黎
(附图片)
白色森林(抽象画·局部)朱德群


查看完整版本: [-- 喜看朱德群新作——欢迎朱先生来中国美术学院讲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