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建筑业:质量兴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5月 -> 建筑业:质量兴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谭庆琏 1994-05-31 00:00

建筑业:质量兴业

第2版(经济)
专栏:抓住机遇振兴支柱产业

  建筑业:质量兴业
谭庆琏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多次提出把建筑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要求,建筑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993年全国国有和城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产值为315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00亿元。但制约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因素依然很多。除了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市场机制等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以外,工程质量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工程质量可以用“进步不小,问题不少”这样两句话来概括。主要表现在:一是建成了一批质量优良的重点工程,例如大秦二期电气化铁路工程、扬子乙烯石化工程、上海南浦大桥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二是建成了一批群体优良的住宅小区,如上海康乐、合肥琥珀山庄、济南佛山苑、成都棕化、北京恩济里、青岛四方等住宅小区。三是工程质量的平均水平正在逐年提高,据近三年来我们每年质量抽查的结果表明,同类质量指标每年提高在10%以上。
但是,我国工程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不仅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国内重点工程和试点住宅小区工程质量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至于工程中的一些质量通病,诸如屋面及卫生间渗漏、屋面和外墙面粗糙、工程结构存有隐患以及不合格工程凑合交付使用等问题仍然较为普遍,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提高不快。
制约我国工程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国家基建规模扩大,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建筑市场,人员技术素质低,施工粗制滥造;二是部分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只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重产值、抢进度,以包代管,放松质量管理;三是建设市场管理不严,无证设计和无照施工屡禁不绝;四是由于资金紧缺,工程投资往往留有缺口,而优质工程一般要增加一些费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必须把振兴建筑业的基点放在行业内部,全面提高工程质量,走“质量兴业”之路。质量工作是系统工程,但归结到对具体工程质量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不合格工程不得交付使用。二是工程质量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努力提高整体水平。我们计划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全国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上的良好标准。
主要措施有四条: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行优质优价。这是建筑业进入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的重大改革,也是把工程质量搞上去的强大动力。建筑产品实行优质优价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支持。建设部在全国抓了几十个试点小区,都达到了工程优良的标准,一般增加工程成本在10—20%之间。多花了不多的钱,买到了优质工程,应该说是经济的。
二是坚定不移地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质量否决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提高质量。如果都等到工程竣工才去检查,有些损失和浪费就难以挽回了。所以,工作的重点是建立经常性的质量监督制度。既要有企业本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又要有中介机构质量监督。为了狠抓质量,要采取果断的措施,如发现有质量事故的苗头,给以黄牌警告;出现了局部的质量事故,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勒令返工或推倒重来;发生了重大质量事故,不仅要返工重做,而且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以经济处罚或“停工整顿”。要建立质量档案,建筑企业的质量优劣,都要记录在案,作为评定企业资质的重要依据。
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行材料、设备质量认证制度。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构配件,是工程质量好坏的物质基础。必须规定,不具备材料检验能力(含利用邻近的社会检验能力)的工地不得施工。每批到场的材料、设备、构配件,都必须进行抽样复检,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坚决不用,而且进行“曝光”。
四是坚定不移地进行“综合治理”。如深化与建筑业有关的经济体制配套改革、建筑行业的改革以及施工企业内部改革;抓好规划和设计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健全规范建筑市场、发展建筑业方面的法规,依法严格管理;大力培养适应建筑企业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提高企业和队伍整体素质等等。
(作者为国家建设部副部长)


查看完整版本: [-- 建筑业:质量兴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