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拳拳公仆心——记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6月 -> 拳拳公仆心——记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何平杨树勋吕国庆 1994-06-30 00:00

拳拳公仆心——记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迎接“七一”抓好党建

  拳拳公仆心
——记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
新华社记者何平杨树勋吕国庆
编者按:读了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在我们眼前仿佛升起一面鲜艳的旗帜,上面写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为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能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是检验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人民的感情和态度的试金石。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牢记党的宗旨,怀着对人民的满腔热忱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其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全县人民的信任和拥戴。这说明,领导干部的威信只有靠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就能产生凝聚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郜河,原称“告河”,是河北行唐县境内的一条季节性河流,因历史上乡民聚众告倒一个当朝权贵而得名。谁曾想,几年前,这里又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挂了号的“信访县”。
1991年6月12日,新任县委书记李遵英一到行唐,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短短几年时间,行唐从乱到治,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兴旺局面。
最近,记者到这里采访,上上下下的人都反映:县委书记李遵英是勤政为民、作风务实的好干部,县委“一班人”是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集体。
“共产党的干部,要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
尽管李遵英到行唐前就知道这个县的信访问题突出,但实际情况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全县半年的群众来信来访就多达1200件次,其中集体越级上访就占89批次。
面对每天摆在案头的厚厚一摞来信,看着一批又一批到县里来访的群众,李遵英的心情十分沉重,一种愧疚感紧紧缠绕着他。他对县委干部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代清官廉吏尚且懂得这一道理,作为人民公仆,共产党的干部要把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否则,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县委作出决定:主动把上访群众请到县里来,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还向全县群众公布了六个信访接待点,县领导每月定期下乡了解群众疾苦。
这不是引火烧身、自找麻烦吗?再说老百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管得过来吗?对这一决定,有的干部表示不理解。
李遵英回答: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天职。群众之所以来找我们,正说明他们相信我们,这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对领导干部来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只有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义务,绝没有坐视不管的权力。
通过批阅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李遵英发现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征收提留过多、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在县委常委会上,他说,农民负担降不下来,信访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他决定下乡调查,把这一问题作为突破口。
1992年春节前夕,李遵英来到杨家庄乡团山村。一进村,就感到冷冷清清,既看不到杀猪宰羊的喜庆场面,也看不到人们脸上的笑容,一点要过年的气氛也没有。问村干部为什么,回答是:农民手里没钱,把猪都卖了。他一连走访了好几家农户,听到的要求几乎一样:快把提留降下来。他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春节一过,他马上责成县农工部等组成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全县征收提留竟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8.6%。于是,县里作出了硬性规定:各乡的提留数必须经县农工部严格审批,而且每年至少要减一到两个百分点。结果,当年的农民负担就降到了6.8%。第二年,中央关于坚决把农民负担减少到5%以下的指示下达后,县里又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坚决裁减了乡镇机关私招乱聘人员、超编的农村干部共2400多人,共减轻农民负担650万元,使全县农民人均提留降到4.9%。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李遵英时常这样告诫自己和县委“一班人”:“身为一方一地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经常想一想群众还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
一天,李遵英从地委机关报上看到一封“读者来信”,反映本县的花沟村有一个叫赵七四的孤儿,因无依无靠、生活困难辍学。第二天,他就赶到花沟村找到赵七四家。只见破屋里空荡荡的,土炕上,竟连铺的席子都没有。村民们告诉李遵英:孩子的父母生前常年闹病,家里的东西都为治病变卖光了。
这时,穿着件破背心的赵七四走过来。看着孩子又脏又乱的长发,李遵英的眼眶湿润了。他声音颤抖地当众宣布:“从今天起,赵七四就是县委的孩子,我们负责他的生活。”说着,又掏出自己的名片,并在上面写道:“这个孩子是孤儿。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找到你们,请你们给他以帮助”。孩子接过名片,禁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回到县里,李遵英又托人捎给赵七四100元学费,并送给他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品。可李遵英的心里仍不踏实。他想,像赵七四这样的失学孩子,全县还有多少呢?他让有关部门作了调查,并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一场救助失学儿童的活动,39名县级领导干部人人带头分包一名失学儿童,使全县230名失学儿童全部重新回到课堂。
在李遵英上任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批阅的群众来信达1000多封。经过他和县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群众来信来访件次大幅度下降,一度混乱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从一个信访工作的后进县,成为省里的“信访工作先进县”。
“宁可丢掉几个违法乱纪的干部,绝不能失去全县38万群众”民如水,官如舟。
行唐县委“一班人”深深懂得这一千古警训。对那些腐化堕落、欺压百姓的干部,他们绝不袒护,坚持依照党纪国法予以惩办。
1992年3月,只里乡白庙村发生了一起村党支部书记韩荣贵私设公堂,捆绑吊打村民的事件。由于韩荣贵平时作风就比较霸道,因此一下激起了全村的公愤,上百名村民集体上访,要求政府严肃查处。
别看韩荣贵只是一个村支部书记,但却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老“典型”。从1968年起就任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4年。他还是好几届的县人大代表,在县内外都有影响,上上下下也有不少关系。事件发生后,不少干部和群众对县委能否动真格的心存疑虑。
“是网开一面?还是秉公查处?”
这对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来说,的确是个考验。
李遵英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白庙村的上访农民,黑压压一片跪在县委机关大院里。那140多双满含冤屈的眼睛,分明是全县38万群众期待的目光。同情、悲怆交织着愤怒,堵得他说不出一句话。此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为民伸张正义。
在县委常委会上,李遵英态度坚决地表示:不管是什么人,谁欺压老百姓谁就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我们宁可丢掉几个违法乱纪的干部,也绝不能失去全县38万群众!
第二天,县委副书记赵新朝带着县委的决定来到白庙村。村民们闻讯从四面八方来到村委会。院里院外,挤满了人。在村民们那期待而又含着疑虑的目光中,赵新朝大声宣布了县委的决定,院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县委的全力支持下,政法部门很快查清了韩荣贵打人致伤、贪污受贿等犯罪事实,并将其逮捕法办。
这起轰动全县的案子终于得到查处,正义得到了伸张。但此案的发生也给李遵英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权力一旦被滥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将会造成多大的损害。为此,他反复要求县里干部,只有恭恭敬敬为人民当公仆的义务,绝没有欺压百姓的权力。只要发现有人滥用权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李遵英总是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一次,满城县一位农民开车拉着鲜桃路过行唐,几个道班值勤人员故意找借口对他无理罚款,还从筐里掏出一些桃子,致使捆绑的绳子松脱,十几筐桃子从车上滚下,造成600多元的损失。这位农民对这种“路霸”行径非常气愤,便写了一封信给李遵英。
李遵英接到信后当即责成公安机关严肃查处,同时要求单位领导领着当事人前往满城,向那位农民当面作检查,并赔偿全部经济损失。事后,那位农民怀着感激的心情给李遵英写来一封信,说:“感谢县委能为我一个小小老百姓解决如此小事。你们不愧为共产党员。我要喊一声:共产党万岁,人民公仆万岁!”
为官一任,就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
行唐县地处冀中平原与太行山麓交界处,山区、丘陵占了全县面积的60%以上,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农民生活十分贫困。
李遵英上任后第三天,就来到全县最穷的北河乡。这个乡是革命老区,是行唐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著名的“水泉暴动”就发生在这里。由于干旱缺水,当地老百姓把一些村取名为“北河”、“水泉”、“井凹”,企盼水的滋润。
当时正值6月中旬,火辣辣的太阳把地烤得都快冒了烟。李遵英一连走了几个村,发现这里原有的一些水利工程已经失效,不少水井干枯了,打上来的水都是酱色,储水窖里无水可储。农民浇不上地,喝不上水,急得一筹莫展。
村民们围着李遵英诉说着:“《龙江颂》里有个盼水妈,俺村里有许多盼水娃,从小盼水盼到了白发。”
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北河乡的经济发展。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雨遍坡流,无雨渴死牛;春天不保种,秋天不保收。”全乡人均占有粮食不到150公斤,年年吃国家返销粮。
更让李遵英震惊的是,全乡25岁以上还娶不上媳妇的光棍竟达540多人。有人形容这里是“男人多,女人少,光有哥,没有嫂。”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汉眼含泪水拉着李遵英的手说:“就为缺水,耽误了多少孩子的终身啊!”
回县城的路上,李遵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北河乡农民被水困扰的情形,始终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作为1945年就解放的革命老区,46年过去了,可人民生活还如此贫困。如果自己这一届县委书记还不能解决他们的缺水和脱贫致富问题,怎能对得起把鲜血洒在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先烈,有何面目去见那些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
于是,李遵英和县长高建玺商定,县里财政再紧也要尽最大努力解决山区群众的缺水问题。李遵英带着县水利、电力、银行等部门的负责人一次次前往北河乡,现场解决那里的缺水问题。除县财政拿出5万元外,还帮助他们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解决了两眼机井的配套设施,开挖了1500米的渠道,勘察确定了准备打的7眼深井。
北河乡人祖祖辈辈想水、盼水的日子正逐渐成为历史。
在李遵英看来,老百姓要的是“为官一场、造福一方”的干部,不欢迎只受香火不显灵的“菩萨”。为此他一再要求县委“一班人”,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
由于历史的原因,行唐的经济底子薄、发展慢。为了尽快把行唐的经济搞上去,使全县人民的生活早日富裕起来,李遵英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感到,要把行唐的经济搞上去,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行唐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克服因地理、交通、环境等带来的不利因素,使全县的农林牧矿等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振兴全县经济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开矿办厂、开市通商、开街修路、开渠兴水、开荒造林”为突破口的全面发展行唐经济的总体思路。
这一“五开”发展战略提出后,得到县委“一班人”的一致赞同,并在1992年底召开的县人代会上获得通过,成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奔小康的共同意志。“五开”战略实施以来,全县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大幅度增长,去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1.49亿元,比1990年增加1.5倍。
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我们领导干部,务必要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李遵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和县委“一班人”的自觉行动。
李遵英在行唐已经工作了整整三年。这期间,他和县委“一班人”为全县人民办的好事、实事一件又一件,而且是干一件成一件。有人说他是“心想事成。”对此,李遵英的看法是:“离开全县38万群众,一切豪言壮语都是空话,一切策略思路都是空想,一切计划部署都是空文。我们的各项事业,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李遵英忘不了自己刚进行唐县城时的情景:破败的县城就像一个大村庄,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而且狭窄肮脏,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群众普遍对此怨声载道。一些人还拿邻县新乐的变化作对比讽刺道:“新乐一年一座楼,行唐一年一条沟。”
“开街修路”——作为“五开”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对改造旧城、振兴行唐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李遵英也担心,这一涉及上千户人家拆迁的举动,会不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引发不安定因素。俗话说:县城搬迁,难死县官。开街修路,难死干部。为了避免出现问题,李遵英亲自带领有关负责人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遍又一遍地讲县城改造扩建的必要性,反复讲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县领导的一片诚意,换来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县城东街的一户农民投资3万多元,在路旁开了一家饭馆,一年可净赚2万多元。可听了李遵英一席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忍痛第一个把房拆了。就这样,一年多时间,全县共开通拓宽了7条大街,涉及到3000多户人家、5000多间房屋,却没有出现一个“钉子户”,没有一个人上访告状。
防洪排险、开发利用荒滩的郜河治理工程全长5公里,占地3000多亩,涉及一镇两乡8个村街。其中,西关村的损失最大,500多户农民的400多亩地都在规划之内。但沿岸农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不仅没有因争索占地补偿向县里讨价还价,反而主动将补偿费全部捐献给工程的兴建。举行开工典礼那天,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都自发地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场面极为壮观、感人。
李遵英每次谈起这些总是激动不已:“只要你为他们做一点点事情,他们就会以百倍的热情与厚爱来回报你。有这样好的人民,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样的事业不能成就!”


查看完整版本: [-- 拳拳公仆心——记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