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悼念中国的友人德国名作家弗·沃尔夫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3年10月 -> 悼念中国的友人德国名作家弗·沃尔夫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萧三 1953-10-29 00:00

悼念中国的友人德国名作家弗·沃尔夫

第3版()
专栏:

悼念中国的友人德国名作家弗·沃尔夫
萧三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名剧作家和小说家弗雷德里希·沃尔夫于今年十月五日逝世了。这一噩耗引起我无限的悼念。
记得,那是在希特勒攫取了政权的年代,许多进步的德国作家们到了苏联避难。一天,我接了沃尔夫来的电话,约我谈谈。我看过他写的、由苏联名剧作家危史厄夫斯基翻译的“卡塔罗的水兵”在莫斯科某戏院的演出,对他的剧作是钦佩的。见面时,只见他精神焕发,朴素诚恳,是个反法西斯的战士,是一个好同志。他告诉我,他写过一个关于中国革命的剧本,并且在德国上演过,剧名“太阳觉醒了”。那是写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中国革命战争时上海工人革命运动的。我当时为沃尔夫这种热情的国际主义所深深地感动。从此以后,我们来往过从的次数多了,知道他的创作活动是不断不懈的。
一九三七年在苏联放映了“马姆洛克教授”的电影片子,大受观众欢迎。问知这原是沃尔夫写的一个反法西斯的剧本,在瑞士、挪威、瑞典、华沙、纽约、伦敦、上海、东京等地都曾演出过。这个剧和影片在世界反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个深秋的晚上,我去给沃尔夫送行——为了参加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他动身到西班牙去。但他没有去成,在法国的边境上被阻,被送入集中营。他受尽了艰苦折磨,好容易才又回到了苏联,立即又参加苏联反希特勒德国的伟大卫国战争。
一九四○年、一九四一年在延安,我曾连续翻译了沃尔夫的两个剧本:“马门教授”(即“马姆洛克教授”)和“新木马计”。前者由延安马列学院的同学们演出,饰马门教授的王大化同志在这剧里显露了他的辉煌的艺术才能。后者由延安文化俱乐部业余剧团演出,导演陈波儿同志表现了她不畏艰苦的工作精神和卓越的艺术修养。不幸,王大化同志和陈波儿同志也都先后去世了。
和沃尔夫离别十多年之后,一九五○年冬我们在华沙又得见面。那时我们在那里参加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沃尔夫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波兰人民共和国的首任大使。但他还是念念不忘和孜孜不倦地从事于他的创作事业。那时华沙戏院正在上演他的“太阳觉醒了”。他陪同我们去看。在休息时他引我们到后台,介绍和演主角的名演员认识,谈谈。我们看出,他的这个剧本已有了修改。特别是末一幕,上海工人群众武装出场,歌声震天,工场里墙上高处挂着毛泽东主席的肖像,场面非常热烈,博得不少的掌声。在包厢里我们拥抱了。我庆祝他的成功,感谢他和波兰戏剧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同情。
之后,一九五一年在柏林举行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时,一九五二年在柏林举行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时,我和沃尔夫都得到见面畅谈的机会,并到过他的住宅。他为“马门教授”和“新木马计”的中译本写了新的序言。他的创作欲真是旺盛极了!他在写剧本,又在写小说。大部的小说“警告”(又名“飞蝶”)完成了(俄译发表在“旗帜”杂志上)。历史剧本“托马斯·门策尔”正在创作。他到德累斯顿去,到莱比锡去,为了看他的剧的首次公演;或帮助排演,一面修改自己的剧本。他帮助、鼓励青年作家的创作,有时就跟青年作家合作。不久以前,“托马斯·门策尔”剧本又完成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沃尔夫是一个多产的作家。
现在这个年龄虽已到了六十五岁但看去还很年轻健壮的作家——战士弗雷德里希·沃尔夫去世了,我,和所有爱他的人们一样,哭他,哀悼他。他的文学著作,他的战斗精神,将永远被人热爱,受人景仰。为了纪念他,笔者当重校所译他的两个剧本,使其能从速再版,以饷我国广大的读者群,和观众,假如能重新排演的话,——而那是很值得的。(附图片)
沃尔夫


查看完整版本: [-- 悼念中国的友人德国名作家弗·沃尔夫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