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爱心美德的升华——记盲人姑娘郑培峰自立自强为国争光的故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5月 -> 爱心美德的升华——记盲人姑娘郑培峰自立自强为国争光的故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荫郑金铸 1995-05-31 00:00

爱心美德的升华——记盲人姑娘郑培峰自立自强为国争光的故事

第8版(体育)
专栏:

  爱心美德的升华
——记盲人姑娘郑培峰自立自强为国争光的故事
陈荫郑金铸
今年开春以来,在八闽大地,在海峡两岸,人们传颂着一位盲人姑娘从自卑到自立自强,成为残疾人奥运会冠军,为国争光和学医济世奉献社会的故事。同时也传颂着在这位盲女取得成就的背后,蕴藏着体现我们时代社会美德和人间真情的故事。
这位盲女是在巴塞罗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荣获铅球冠军、打破世界纪录和在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获铅球、铁饼、标枪三枚金牌而被誉为“三铁公主”的郑培峰;她周围的社会群体涵盖着莆田市、福建省、全国各地和海外同胞中的各界人士。
人们都说:郑培峰自立自强为国争光的故事和培育她成长的社会群体的出现,显示了我国对妇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的充分尊重和对妇女健康、教育、就业的关心,这是一曲社会美德与人间真情的颂歌。福建莆田市最大的一家台资企业老板热忱地在为郑培峰支付了5年的生活费9000元人民币后说:“培峰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待到两岸三通时,我们一定请冠军到台湾去作精彩的演讲。”
  金牌展现着不平凡的经历
福建莆田市涵江区新建造的涵华新区左侧街路,郑培峰按摩诊所三间不很宽敞的房子,里面摆着五张推拿按摩专用的卧床,墙上挂着“美德建设模范之家”奖匾和“除病济民”、“悉心扶伤”的奖旗、奖状。
9年前,郑培峰即将结束小学学业时,突然患病失明了,当时她才13岁。然而,她在家庭、师长精心培育及党和政府关心爱护之下,先是进入盲人学校学完初中课程,后进职业学校由特设教师辅导学习体育和音乐,并被选送进县、市、省、国家的伤残人运动队培训,直至夺得世界冠军;之后又被选送学医,开设推拿按摩诊所济世为民。
郑培峰失明9年来,在运动场上度过了不平凡的5年。这5年间,在法国世界伤残人运动会、巴塞罗那伤残人奥运会和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伤残人运动会等国际性比赛中,她先后获得了5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在国内比赛中,获得了全国性比赛第一名7项次,省级比赛第一名13项次。
最近的这三枚金牌,是她在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又一次努力拚搏而获得的。
党和政府关心她,培育她,爱护她,这位自立自强、为国争光的盲女相继被评为全国伤残人自强模范,福建省残疾人先进个人,福建省和莆田市的首届十佳青年以及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等,还荣获莆田市模范市民称号。
慈爱的心点燃了希望之火
郑培峰出生在莆田涵江一个农民的家庭,父亲郑光铸是兽医,母亲陈瑞凤种地,郑培峰共有三个姐妹,依次为秀峰、培峰、雪峰。
9年前,灾难降临到这个家庭。就在秀峰、培峰快念完小学时,俩人突发“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症,失明了。不久,妹妹雪峰又患了弱视症。
当时父亲月工资才几十元,母亲胃出血开过刀,身体虚弱。一家出现了两个盲女和一个弱视女,该怎么办?培峰姐妹俩拉着父母哭着喊着:“我要见光明,我要读书!”善良的父母含泪抚摸着膝下的双女,情切切地说:“孩子,你是爹娘身上的骨肉,有天大的灾难我们也会把你们养大成人!”
从此,郑光铸和陈瑞凤俩人含辛茹苦,加倍劳碌。孩子的不幸,让他们更感到了做父母的责任。他们节衣缩食,相继把姐妹俩送进盲人学校、职业中学直至运动队……
1989年,培峰因运动潜质优秀,被省市选定为参加残疾人运动会的重点培养对象。这一消息令培峰父母欣喜不已,他们决定“土法上马”帮培峰先行训练。没有铅球、铁饼,就到学校借,没有场地,培峰妈就陪着到村边地头去练;训练累了,培峰姐就帮她推拿;父亲每天晚上赶回家,给培峰带来营养食品,鼓励她拚搏上进。
训练时要走一条20多米长不到半米宽的小路,路边是陡坡,坡下是水沟。雨天路滑,母女俩经常跌倒在地,但带着浑身泥水的培峰仍坚持训练。盲女扔铁饼辨不清方向,每次都需要妈妈指点。铁饼掷出去30米,拣了又送回,培峰妈妈就每天至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了七八公里路。有一次培峰口渴了喊:“妈,快拿水来喝!”喊了几声没人答应。这时有人叫起来:“不好了,你妈晕倒在地了!”培峰赶过来扑在妈身上,哭着说:“妈,您累了为什么不早说,您倒了我可怎么办呀!”
正是父母慈爱的心,点燃了盲女的希望之火!
  《光明行》的琴声诉说追求光明的心声
1991年春节,在莆田市委宣传部举办的迎春晚会上,郑培峰演奏二胡《光明行》的节目惊动了全场千名观众。大家都为这位盲女熟练精湛的琴艺和追求光明的琴声而赞叹和热烈鼓掌。
我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激烈跳跃、激昂流畅,倾泻出人们追求光明的情感与气概。全曲344小节,其中数次转调变奏,一般说需要有音乐大专二年级学生水平才能练习好演奏。而郑培峰是一位盲女,初中文化水平,竟在1个月时间内学会了。这是一个奇迹,这奇迹的出现倾注了教师、长者和领导干部的火热真情。
在培峰进涵江职校学习时,原莆田市委书记郑义正专程前来看望,送给培峰两双耐克运动鞋、一把敦煌高级二胡,亲切勉励她好好学习,希望她不仅在体育上有所建树,而且还要接受音乐的陶冶,让人生更加乐观。培峰说:“市委书记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宽厚而慈祥的郑伯伯。”现任市委书记许开瑞也是这样,一次得知培峰在生活与学习上遇到经济困难,掏出自己工资800元交给培峰,亲切地说:“孩子,这是我作为一位长者对残疾人爱护培育的一片真情,你就收下吧!”
人们叙说的老师、长者、领导以至社会各界人士对培峰的爱护、培育事例很多,这里不作一一描述,难怪这里的人们听了培峰姑娘的《光明行》演奏,会脱口而出“这琴声是追求光明的心声!”
  “与其说是我教她,不如说是她教会了我”
在郑培峰的五年运动员生涯中,莆田县少体校教练黄元耀是她的主要教练。年逾花甲的晋江市养正中学退休体育教师黄钟瑜与郑培峰也度过了四年的时间。老教练倾尽心血,把她送上了夺取世界冠军的道路。然而当人们祝贺他时,他却说:“与其说是我教练她,不如说是她教会了我。”训练一个盲人运动员要比训练健康人运动员要多付几十倍、几百倍的艰辛。师徒俩第一次见面时,培峰就抢先说道:“老师,你不要因为我双目失明而照顾我,我会接受你的严格训练!”黄教练就鼓励她说:“阿峰,我们一定会合作得很好。”事后,黄教练对人说:对残疾人,我们要了解她、关心她、尊重她、帮助她,还要学习她;她有向往、有追求,她心中的世界也是美好的!
一次练习跳远,事先量好的步伐在起跳中乱了,结果摔落在沙坑旁,腰摔肿了,手碰伤了。黄老教练一阵心疼,赶忙扶起她说:“阿峰,今天咱们就回去休息吧!”“不!今天的训练任务没完成,我就不回去。”面对这样坚强的盲女,老教练感慨得没话可说了。
郑培峰自强不息的事迹在涵江区、在莆田市、在福建省广为传播。1991年3月,全国妇联书记处领导专程来涵江郑培峰家,轻轻地抚摸着这位倔强的盲姑娘,说:“你是好样的,值得全国姐妹学习!”
北京服装学院的60岁的老教授张永祈,深深同情郑培峰的不幸遭遇,为她在首都联系眼科医院,频频来信介绍医疗信息,自掏腰包替培峰邮购药物。湖南长沙医院也来信,要把培峰接去给予免费治疗。
  再困难,也要接收这位大学生
北京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之前,郑培峰“我要学医”的愿望传到福建中医学院。
收盲人作为学医的大学生,困难是可以想见的。她看不见,课堂上不能作笔记,复习时不能阅读;练习时不懂人体解剖位置,看不清楚穴位;日常生活中还有诸多不便。怎么办?“是天大的难题,我们也要接收这位盲女大学生。”中医学院决定:破格录取。并在正常发送录取通知书之前,给正在北京备战“远南”运动会的郑培峰发去信函,鼓励她在远南赛会上再夺金牌。
1994年9月18日,郑培峰走进了福建中医学院的大门,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
郑培峰发现,她又一次融入到爱的暖流中。学院在宿舍紧张的情况下给她腾出一间房,并专门安排了一位女同学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学院成立了有3位国家级专家参加的医疗小组,用针灸、熏洗、推拿、气功、药膳等各种手段想方设法为她作康复治疗;考虑到治疗熬药的需要,学院破例准许她在宿舍使用电炉……
周到的安排增强了郑培峰独立生活的信心,来自领导、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更是让她激动不已。
培峰没有辜负周围关心她的人们,她用毅力与失明做着艰苦的抗争,她在努力完成着正常人的学习课程。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名列全班第二。
  “社会真情助我,我献爱心为人民”
今年3月的一天,福建省委文明办收到一封署名远方乡村老妈妈的来信,称赞培峰姐妹开设的按摩诊所是“雷锋诊所”。
一位行动艰难、尿便失禁的农妇被送到郑培峰的诊所。依据病情,郑培峰姐妹决定把患者留在家中治疗。每天不仅给她尽心推拿按摩十几个穴位,还细致地为她端水端汤、倒屎倒尿。面对盲人姐妹的深情厚意,农妇竟呆不住了,说:“小妹妹,我要走了。”
“病还没治好,怎么能走?”
“我住在这里太难为你们了。”
“治好您的病,我姐俩才心安,哪能说是难为。”
郑培峰执意留下了患者,继续精心地照护着她。20多天后,农妇病愈,郑培峰分文不收费用,还出钱购买车票送她回家。
郑培峰说:“社会真情助我,我要献给人们爱心。”几年来,她坚持义务为患者推拿按摩达8000多人次。她在用爱心、知识和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回报社会。


查看完整版本: [-- 爱心美德的升华——记盲人姑娘郑培峰自立自强为国争光的故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