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6月 -> 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纪馨芳 1995-06-30 00:00

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第9版(理论)
专栏:经济管理论坛

  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纪馨芳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强化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理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国管理落后有其复杂的历史成因。从企业管理的演进来看,发达国家一般经历过泰勒制(即所谓“科学管理”)推行过程,尽管这种管理制度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但它在为资本主义国家造就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方面确实起过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工业劳动力素质主要是在建国以后兴建的大型企业中培养的。其中,“一五”期间原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这一批大项目多数建成于中苏关系破裂以后,因而当时苏联的企业管理办法实际上并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此之后,我国自己创造了以大庆为代表的“三老四严”管理模式,这可以说是我国工业生产管理的一大进步。遗憾的是,刚刚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秩序不久即遭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造就大工业劳动力素质的进程亦因之长期中断。这无疑是造成我国工业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
管理落后也是旧体制造成的弊端之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整个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完全依赖于国家的行政干预,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产、供、销,扩大再生产靠政府投资决定。这种由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最终导致了企业缺少树立科学的现代管理意识所应有的压力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习惯了在旧体制下工作的经济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期,这种不适应更加突出,以致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
管理落后造成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国家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材料表明,这几年产品的质量是退步的,1992年以前产品合格率是76%,现在的产品合格率则在70%以下,全国每年因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3800亿元。管理不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管理落后不仅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还妨碍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它使改革措施不能很好落实,不少地方由于办事效率太低、管理秩序混乱而使外商望而却步;它使大批建设项目不能按期投入使用,使许多新技术无法被采用,甚至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也只得削足适履或完全被搁置,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我国的改革眼下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本随之将会大幅度增加,而这些成本不管由谁来支付,最终还是得靠企业效益来支持。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效最快、投资最少、潜力最大的措施莫过于强化企业管理、加强国家的经济管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理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充分开发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是可能的
首先,从管理制度的资源优势看,经过16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优越性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改革的日益深化为我国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
其次,从管理的技术资源来看,伴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和内陆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大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这些与我国自己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相结合,将为我国管理创新提供有益的保障。
第三,从管理的人才资源看,这些年经过多渠道的教育培养和市场经济活动的锻炼,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已成长起来,他们不仅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和较高的管理技能,而且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放以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建立,这就为人才的流动创造了必要条件,进而使管理人才资源被更充分地利用成为可能。
从强化基础管理做起,向“管理科学”的目标迈进
当前,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强化企业管理。因为,企业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为我国整个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依托。而强化企业管理,最根本的就是要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企业基本活动离不开产、供、销这几个大环节,但产、供、销的实现方式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基础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花大力气去研究、解决薄弱的环节,才能使之强化。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之一就是“管理科学”。企业向“管理科学”迈进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从政府方面来说,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是搞好政企分开,使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当前,就企业管理而言,政府除了有计划地逐步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外,关键是抓好市场规则的健全和管理。应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增强宏观管理能力。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应成为指导企业管理的政府行为。只有政府不包办,企业才会不依赖。为了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可以采取把现有的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分离出去的办法,保留部分人员负责行业管理职能,大部分分离出来,组成若干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受政府委托,负责国有资产价值形态的保值和增值的经营,使企业与政府之间有一个隔离带。
第二是应当抓紧建立新型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制度。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就是经营权。作为法人代表的企业经营者是企业搞得好坏的关键环节。而现在对这个环节的管理缺乏应有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现行的管理办法中,经理(厂长)是国家干部又是企业职工,而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家的概念模糊,地位层次混淆,这就使经营者和职工群众的管理意识都不易得到强化。而互相将就的结果往往形成企业效益下降和微观超分配同时存在、企业管理混乱而厂长经理易地作官的现象。在现代企业制度还不能普遍推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企业家从国家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也从一般概念的职工队伍中分离出来,使企业家本身进入市场,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直接聘用人员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使企业家的行为和业绩档案对社会透明。这种在竞争中只能背水一战的境地,既便于企业家的管理行为得到职工理解,也能更好地培养企业家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的自觉性。这样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加强,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
企业管理是与社会各系统的管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强调强化企业管理的同时,必须强调加强经济管理。除此外,还应该要求社会各方面都来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在此点上,各级政府部门更应该率先垂范,带头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我国的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查看完整版本: [-- 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