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康雄 |
1995-07-29 00:00 |
上海人才“流速”加快留住人才关键要靠企业的发展
第8版(文摘) 专栏:
上海人才“流速”加快 留住人才关键要靠企业的发展 上海人事部门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中,人才流动率已从原先的2%提高到4%以上。频繁跳槽,使企业“老总”既感头痛,又无奈。 目前,上海“三资”企业已逾一万家,人员流动率比国有企业高出25%。爱跳槽的,以青年人居多,跳槽数次的,亦不乏其人。一家中美合资的制药企业,三年来销售人员几乎已“大换班”。 调查显示:36%的“跳槽者”是嫌报酬低而离职;18%是因职业前途而另谋新职;12%是因赴国外读书;11%是被老板“炒鱿鱼”;8%是感到大材小用。 目前,上海“三资”企业员工收入悬殊,月收入高的平均3500元,低的则300元左右。为了留住人才,各家企业开展“薪水竞争”,去年平均薪水增幅为30%。在收入较高的“三资”企业中,人员流动主要不是为了“提高收入”,而是“增加成就感”。 一些“三资”企业对此感到不满,斥责部分雇员“缺少责任感”,抱怨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众多员工的跳槽,企业也很无奈,只能挽留,不能强留。一些明白“老总”认为,这是经济大变革时期的一种正常组合,关键还是要靠企业的发展,增强凝聚力。 上海人事部门的调查表明,人才流动的趋势难以扭转,明确表示不想流动的只占42%,14%的人在两三年内就想流动。 (7月9日《新民晚报》罗康雄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