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玉米王国”的科技神威——吉林省实施“丰收计划”见闻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9月 -> “玉米王国”的科技神威——吉林省实施“丰收计划”见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夏珺 1995-09-29 00:00

“玉米王国”的科技神威——吉林省实施“丰收计划”见闻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丰收计划结硕果

  “玉米王国”的科技神威
——吉林省实施“丰收计划”见闻
本报记者夏珺
吉林真是个玉米的“王国”。飞机徐徐降落时,就已清晰看见那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玉米群,仿佛铺展在大地上的一条条锦绣的地毯。数日采访,长春、梨树、四平、公主岭、农安、吉林、敦化等市(县),沿途所见满山遍野的玉米带皆黑绿茁壮,惹人喜爱,那傲立枝头硕大饱满的玉米棒子向人们展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铁杆庄稼”更“铁”了
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处于我国黄金玉米带的腹地,又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玉米便成为绝对的当家品种,年播种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约占播种总面积的60%,商品率也在60%以上,而且在全国玉米出口总量中,吉林独占35%的份额。吉林人亲切地称玉米为“铁杆庄稼”。
自1987年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以来,吉林省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了玉米杂交种综合丰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725万亩,新增总产量12.37亿公斤,新增产值5.47亿元,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有人算过一笔帐,如把实施“丰收计划”8年来所卖出的玉米(商品量)用火车装,一节一节货厢连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带个拐弯儿!
省农业厅副厅长伍章龙对记者说,玉米的连年增产,“丰收计划”首当其“功”。正是以“丰收计划”为龙头,将农业中多学科的单项技术和科研成果(涉及种子、栽培、耕作、土肥、农机等)有机地组装配套,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科技成为农业增产的“第一推动力”。实施“丰收计划”前,玉米亩产在300公斤上下徘徊,而去年亩产已达到430公斤以上,增幅为43%。“丰收计划”的实施,不仅使玉米大幅度增产,而且带动了全省粮食生产的大步前进。1986年,全省粮食总产140亿公斤,而到1994年,则已迈上了200亿公斤的新台阶。
省农业厅的同志风趣地说:“丰收计划”使“铁杆庄稼”更“铁”了。说更“铁”了,有两层含义。一是说玉米“第一作物”的地位日益巩固,全省年产粮200亿公斤,就有150亿公斤是玉米,而且为国家贡献的商品粮中玉米也占绝对份额。今夏南方饲料告急,国家一下子就从吉林调出150万吨玉米。二是玉米正向着优质、高效益方向发展。吉林玉米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瞩目,近年来国家及外商纷纷前来建立大型玉米加工厂。适应深加工的需要,吉林大面积推广了高淀粉、高油、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不仅“为了大地的丰收”,而且“为了农民的微笑”,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吨粮田“零的突破”和农安的“三级跳”
实施“丰收计划”,不仅涌现出大面积的高产稳产田,而且实现了吉林历史上吨粮田“零的突破”。1993年,梨树县喇嘛甸镇农民郑佳兴的3亩玉米地亩产达到1038公斤,成为吉林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块吨粮田。1994年,还是这个镇,一鼓作气,又在3公顷土地面积上实现了亩产吨粮!
农安县粮食生产的“三级跳”同样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70年代,农安粮食总产5亿公斤左右。80年代初,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总产猛增到9亿多公斤。但接下来却出现了6年的徘徊。直到1991年,粮食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跃上了15亿公斤的台阶,进入全国十大产粮县行列,受到国务院表彰。1994年,粮食总产又神话般地达到了近20亿公斤!
农安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崔立群自豪地对记者说:“就粮食生产来说,等于用这5年时间再造了一个农安。第一次跨越(由5亿公斤增到9亿公斤),基本上是大包干政策的威力。而后两次跨越则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神威,特别是‘丰收计划’立了头功。”接着,他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从品种改良到栽培方法、耕作制度、测土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套套的新招数,末了,他感慨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千真万确呀!”
吉林第一块吨粮田和农安的“三级跳”的事实,揭示了它们粮食生产的后劲和十分广阔的前景。这个事实所透出的深层信息是粮食生产潜力巨大,而科技正是开发其潜力的大力神。这也正是“丰收计划”生命力之所在。
农民欢迎“接着整”
省农业厅的同志说,项目区内家家有个“明白人”。百闻不如一见。一次驱车路过一块玉米地,见地头坐着几个正在抽烟的老农,记者便下车跟他们唠了起来,实际上是想考考他们“整明白”没有。
我问一个名叫蔡良田的老汉:“这玉米是啥方法种的?”蔡老汉答道:“这叫4∶1,苞米、小麦间作。”果然,这片地是4垄玉米1垄小麦套着种的。“这样种有啥好处?”“好处可多了。苞米通风见光好,这4根垄就顶上5根垄打的棒子了,那1根垄小麦就等于是白捡的,合适。”“你算你们家的明白人吧?”“我不行,没啥文化,我儿子比我强多了。”我又问了周围其他几位老农,发现这些识字不多的老人也能说出诸如“测土配方施肥”、“性诱剂杀玉米螟虫”之类的科学名词儿,也知道“丰收计划”是推广科学种田的事儿。我问他们,明年还想参加“丰收计划”吗?他们几乎一致说:“嗯呐,明年还得接着整。”“有什么好处吗?”他们说了三条好处:一是有些事儿能先知道,二是有什么新方法能先学到,三是种子、化肥、农药什么的能有保证。
“丰收计划”架起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桥梁,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速度,过去推广一项技术往往需要四五年时间,现在一两年即可推开,生产中的难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敦化市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大豆,但重茬、迎茬问题很难解决,造成减产15—30%。省农科院与敦化市及时进行专题攻关,采用“豆茬宝”、专用肥、种子包衣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重、迎茬减产问题,项目区内大豆单产比实施“丰收计划”前增加了46.8公斤。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丰收计划”还密切了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农民的联系,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农民是最讲现实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但一旦认识到科技的威力,就会“咬住肥肉不撒口”,主动学科技,要成果。如四平农科院的玉米种子包衣技术,抗低温、防虫又增产,一药多效。可刚推出时农民不信,得无偿供种求农民试种。一年下来,农民尝到了甜头,拿着现金主动登门求农科院来了。今年,农科院扩大了种子包衣加工规模,推广面积一下子扩大到了200万亩。现在,科技专家成了最受农民欢迎的“财神”。四平农科院的育种专家、全国劳模郭海螯研究员在农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只要他到村里一露面,准有不少人来拉他,非要给他包顿饺子吃不可。


查看完整版本: [-- “玉米王国”的科技神威——吉林省实施“丰收计划”见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