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文庙越南“第一所大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11月 -> 文庙越南“第一所大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蒋元明 1995-11-30 00:00

文庙越南“第一所大学”

第12版(副刊)
专栏:域外风情

  文庙越南“第一所大学”
蒋元明
结束访问越南的前一天,越南翻译丁女士陪同我们一行三人去参观文庙。孔夫子,这位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大圣人比我们早好几百年就“出国”了,而且受到的待遇很高,至今香火还很盛。
文庙,大概可以算河内名胜古迹中的重点了。它始建于1070年,距今已900多年。不过,现存的文庙是18世纪时重建的,所以保存完好;占地30亩,规模可观。
来到文庙,举目一看,门前立着两对白色石柱,上面刻着对联,都是中文,其中一副是:“东西南北由斯道,公卿夫士由此途。”由此可以推测,孔夫子“学而优则仕”的学术思想在越南古代地位如何了。丁女士说,文庙也可以说是越南“第一所大学”,为越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
走进庙门,满目古树绿茵,雕梁画栋。
文庙是由一重一重的四方庭院所组成。进入第二庭院可以看见魁文楼,据介绍,这是中心建筑了,很有气魄。穿过魁文楼,进入一个中间带水池、两边是厢房的庭院,这里可以说是“群贤毕聚”。右边厢房有一题联,“科甲联题古学宫,车书共道今天下。”两厢房内各有41个龟驮碑,82块碑上记载着从1484年至1780年举行的82次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的1306位进士。有几个游人颇有兴致地在这些字迹尚可辨认的碑前留连。看来,读书不仅可以做官,还可以“名垂青史”。我们没有时间去考查这些举子中,到底有多少出将入相。
穿过“群贤”院,就看见大成殿了。殿门上高悬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的大匾。我们只知道康熙下过江南,没听说他出访过越南。后听介绍,原来,这是从山东曲阜复制而来的。进入大殿,只见孔夫子端坐正中,面前两边就座的是他的四位传人。管理文庙的阮先生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客人,热情地介绍说:“这是三代四位传人。颜回、曾参是第一代,因为颜回死在老师前头,由曾参接替;第二代是子思,孟子是第三代。”阮先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自我介绍,50年代在中国铁道学院学习过,他还记得滕代远是铁道部部长。
阮先生对孔子和儒家学说很有研究。他讲,孔子在越南很受尊崇,古代的皇帝每年都要到这里参拜,而且只有皇帝一人能进来,大臣们只能在殿外跪拜。大成殿的后面就是国子监,开始叫太子监,皇帝让太子在这里读四书五经。可孔子的思想是“有教无类”,受教育不分贵贱,于是就把国家的优秀子弟都集中到这里学习。阮先生最后取来一把香,点燃后分给我们说:“来,上炷香吧。”这里的规矩,上香还得脱鞋站在一块红地毯上。说来惭愧,我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向这位孔圣人行大礼,而且是在异国他乡。我们见到,几乎所有进殿的都要上香,而且全是外国游人。细想想,孔夫子享受这点待遇也不过分。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影响世界也上千年。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表格手册》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其次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临别时,阮先生愉快地告诉我们,他下一个月还要到中国去参加孔子学术研讨会。我们没有打听在越南到底有多少像阮先生这样的孔学家、汉学家。不过,据我们在访问期间的感觉,越南近几年正在兴起一股“外语热”,人们对汉语的兴趣很高,据说仅次于英语。这当然是为着“革新开放”的需要。许多会汉语的越南人已经先富起来了,他们找工作容易,当翻译,在外企工作,收入比较高。在几天的接触中,翻译丁女士就很注意向我们学习语言,而且抱怨说,人民日报要过一个多月才能看到,影响她了解信息。同行的侯同志很热心地帮助她纠正发音中不准确的地方,她都愉快地接受,并表示谢意。
走出文庙,回头望去,那一副副的对联引起我一阵阵的感慨。我们参观过的永严寺等庙宇,不论是匾额还是对联、题名、题字,均是汉字;据了解,越南保存着的3000多部古籍,绝大多数也是汉字写的。汉字和由汉字演变而成的喃字构成了越南的古代文化。可是翻开今天的越南报纸和书刊,一律是像英文一样的拉丁化的拼音文字。这种变化之大令人惊叹。


查看完整版本: [-- 文庙越南“第一所大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