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埃美裂痕尚难弥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1月 -> 埃美裂痕尚难弥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水明 1995-01-30 00:00

埃美裂痕尚难弥合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埃美裂痕尚难弥合
本报记者刘水明
提要:美方挑起的抨击埃内部事务的舆论战虽告结束,但埃美在中东和平进程、核不扩散条约等问题上的分歧犹存。
埃美两国高级官员——埃及第一副外长兼总统政治事务办公室主任巴兹、美国防部长佩里和助理国务卿佩勒特鲁奔走于华盛顿、开罗之间,试图修补埃美关系中的裂痕,但收效甚微。由于埃美在几个重大问题上意见相左,使中东局势的发展增添了某些捉摸不定的因素。
近一个多月来,美国新闻媒介挑起的舆论战将埃美矛盾公诸于众。去年秋天美国几家有影响的报刊发表文章批评埃及经济改革步伐缓慢,政治腐败;指责埃及同利比亚发展关系,破坏了对利的国际制裁;诋毁埃及在中东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削减美国对埃的经济援助。有的报纸还挑衅性地发问:1979年以来,美国共向埃提供了288亿美元的援助,美国得到的好处究竟在哪里?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埃及关于取消埃最后一笔债款的谈判陷入僵局,该组织还不断提出许多使埃及难以接受的条件,如免除债务应与埃加快国营企业私有化进程挂钩,要求埃及以每星期拍卖一家企业的速度推进经济改革,至1998年7月全部完成,最后由美国专家作出评估。
美国报刊的恶意攻击,迫使埃及几家大报奋起批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埃及政府也向美国提出了正式交涉,拒绝对埃及内外政策的干涉。为了平息埃及的强烈不满,美国官方不得不作出解释,声称报刊文章不代表美政府的观点,美国将继续维护同埃及的关系。目前,埃美报刊的论战虽暂告结束,但两国间根本的分歧依旧,主要表现在两大问题上:
一、关于和平进程。埃及无条件支持叙利亚关于以色列应全部归还戈兰高地,以全面撤军换取全面和平的立场。美国则希望埃及对叙以争端持中立态度并做叙的工作,要叙在谈判中显示更多的“灵活性”。埃及认为,以色列应不折不扣地按以巴原则声明的精神和内容办事,将巴自治范围扩大到约旦河西岸,并加快巴立法选举的谈判,最终让巴人民实现自决,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而美国认为,埃及此举是对以巴“直接谈判原则”的干扰。此外,埃、叙、沙3国首脑亚历山大会议提出,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应与阿以和谈取得进展相协调。以色列大为恼火,怪罪埃及是阻碍它同其他阿拉伯国家建交的始作俑者。对此,美国虽未正式表态,但颇为不悦。在美国看来,亚历山大会议是动摇它独揽中东事务主导地位的一种示威。
二、关于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埃及主张中东地区销毁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成为无核区。埃及重申,以色列的核武库已对整个中东地区构成威胁,如果以色列今年4月还不加入《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埃及将拒绝重签这个条约,并争取更多阿拉伯国家效法。埃及认为,中东地区的安全安排应是全面、均衡和对等的,以色列没有拥有核武器的特权。以色列则强调,核武器只是一种安全保障,它决不会使用。以色列认为当务之急是实现和平,然后才能谈得上建立无核区问题,到那时,再考虑参加核不扩散条约也不迟。美国对以色列的上述态度表示理解。佩里和佩勒特鲁访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说服埃及同意重签核不扩散条约,以换取以色列作出加入这个条约的承诺。据报道,美国这个建议已遭到埃及领导人的拒绝。
当然,尽管埃美就某些问题发生了摩擦,但双方的关系还不至闹翻。因为克林顿政府要推行它的中东政策,还离不开埃及的支持和配合。而美国在埃及的投资以及每年20余亿美元的援助,对埃及的经济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开罗电)


查看完整版本: [-- 埃美裂痕尚难弥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