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母亲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1月 -> 母亲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谢新吾 1995-01-31 00:00

母亲竹

第6版(文学作品)
专栏:

  母亲竹
谢新吾
我故乡桂东是有名的竹乡。只要你漫步于八面山上,迎着可人的春风,在一浪赶一浪的鸟叫声中,置身竹海之巅,你就会惊喜地发现,那儿到处都是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竹子。那些个青青翠竹儿,有的高耸入云,有的袅袅娜娜,有的蓬蓬松松,有的敦敦实实。它们在春光里粼粼地闪亮,唱着一支支缠缠绵绵的歌子,成片地踏着节拍翩翩起舞,极像那唐时歌舞秦时音乐,你仿佛看见,是一群美丽妩媚的古典少女,在歌在舞在笑呢。
位于井冈南麓的我的故乡,有一种竹叫母亲竹。它高约数丈,粗如汤碗,叶似巴掌,人称竹中之王。一山之中,只要种得一棵母亲竹,用不了几年工夫,就会漫山遍野地生发出无数新竹。这种竹,风暴欺凌时,它们就会发出愤怒的吼叫,母亲竹指挥万竿齐舞,竹涛嘶鸣,抗击风暴!若是在和风细雨之时呢,它必会令其儿女们温柔似水,吹奏出令人神魂飘荡的歌音,丝丝缕缕,悠悠扬扬,时有时无,叫人魂不守舍,飘飘欲仙。
故乡人爱竹如命。若问这一山竹子,可养活多少人丁?你只要看看那门前屋后便知。他们家家种竹,户户挖笋,个个学习篾工,人人心灵手巧,编制篾篓、团箕、箩筐、斗笠,制作竹床、竹椅、竹席,造打火笼、晒席、竹篮之类。他们门前是竹山,是竹笋,是竹器;门后是竹楼,是竹棚,是竹库。年长的叼起竹烟斗,年轻的吹起竹叶儿;姑娘们羞羞答答,巧手绣花,竹篓儿置满了嫁妆,缺牙的老奶奶,一入夜,便点着竹片火儿在呼唤着她的小孙孙……
而我故乡之母亲竹,栉风沐雨,气节坚贞,为正义粉身碎骨,乃在所不惜也!60多年前,于一竹笋破土之春日,毛委员带领红军从井冈下来,发动群众闹革命,在沙田竹林处,宣讲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时至今日,那里仍然完好地保存着一丛丛竹子。画家们纵情泼墨,画有一画,悬于郴州车站。据史料载:红军当年缺枪少弹,常常是用我故乡之竹,削成竹尖,遍布要道之口。红军用竹做箭,杀敌无数,令敌望而生畏。
故乡虽然竹山多,但解放30年后,仍然养在深闺之中,因而故乡人十分贫穷。及至近年,故乡人忽然发现,这竹大有用处,于是上下同心,一齐出动,开荒掘岭,大种特种。一时间,全县竹山增至数十万亩。竹器加工厂办起来了,竹胶板厂办起来了,竹笋加工厂也办起来了。一山山竹,一堆堆笋,一沓沓票子,一阵阵歌笑!故乡竹山呵闹得沸沸扬扬……
今春去湘赣边界采访,我又重返故土,再去看看我故乡那碗口粗的母亲竹。漫步故乡竹山,我耳边响起童年时母亲唱过的歌谣。那时候,母亲于星夜下竹坪里,一面忙着选豆种儿,一面轻摇我的“月亮船”(竹摇篮)。我听见她轻轻地,用客家话唱道:
崽儿乖呀崽儿乖,听娘唱曲一篮金。一篮金呀一篮银,木匠用来打角楼,瓦匠用做琉璃瓦,铁匠来打画眉头……
可是,那时候,母亲苦做苦干,年年超支缺粮,哪里敢去想打什么角楼,做什么画眉头呢!母亲的愿望,只有在今天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啊!我这样想着,走着。母亲唱的童谣,此刻又在竹林里回旋。远处,锣鼓声声,鞭炮阵阵,村里的竹龙飘舞着,向竹海走来。那龙灯在夕阳下,仿佛是一个飘荡着的实实在在的竹山致富之梦。


查看完整版本: [-- 母亲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