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王朝佑农业合作社带动全乡农民组织起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4年01月 -> 王朝佑农业合作社带动全乡农民组织起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荣安 1954-01-29 00:00

王朝佑农业合作社带动全乡农民组织起来

第2版()
专栏:

  王朝佑农业合作社带动全乡农民组织起来
本报记者 张荣安
去年秋后,山东历城县沙河乡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吸收新社员时,这个乡的农民争着参加。农民王进全为着抢先入社,没来得及跟家里的人商量,就递了申请书,他的母亲和老婆都冒火了:
“怎么?你能参加农业社,俺就不能?”每逢开新社员会,三个人一起去,赌着劲儿谁也不让谁。
沙河乡农民的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原因是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的粮食多,社员分红多。不管原先是比较困难的社员,还是比较富裕的社员,收入都增加了,光景都过得富裕了。
沙河乡在一九四八年解放后,人民政府扶持农民组织互助组进行生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一九五三年,全乡总产量比解放前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但是,互助组有个根本问题——集体劳动和分散经营的矛盾解决不了。这就使土地不能很快提高产量,不能使农民多方面增加收入。特别是碰到天灾病祸,还会引起阶级分化,一九五三年全乡七百六十六户人家中,竟有百来户出卖和出典土地。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后,不仅克服了上述矛盾,极大地制止了阶级分化,还从各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二年九月底成立时,正是秋收秋种的繁忙季节,一般互助组和单干户为人力所限,都是先收秋后种麦,往往种麦不能适时。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人力,秋收秋种同时进行,而且作的细致。他们用新式步犁把地深耕过两遍(八寸深)。在麦地里又上了八千斤大粪作基肥,用密植方法播种,选用“四三八”优种小麦作种子;秋分前就种完了,比一般互助组和单干农户在时间上都来得快。种完麦又把第二年春种地深耕过两遍。
一年来,农业生产合作社无论什么活儿,都作在全村前头,都作得比社外细致,赢得了全年丰收:小麦平均每亩六百五十二点九斤,比当地农民增产百分之六十三;谷子每亩平均九百零九点三斤,比当地农民增产百分之五十六点七;高粱每亩平均五百十一斤,比当地农民增产百分之三十四点五。
王朝佑社里的副业生产也很有成绩。一个副业队有十一盘打草包机,全年打草包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个,净赚二千零七十四万元,折谷二万五千斤。给农业投资(肥料、种籽)一万九千三百五十四斤;开支农业建设费(购买牲畜、农具和修理农具)五千六百四十七斤。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才办了一年多,不仅原先较贫困社员的光景过好了,就是那些原先较富裕的社员也大大地增加了收入。像社员王朝广,八口人,八亩二分地,一头牛,一九五二年没参加社前,全年总产量八千一百十二斤,除去生产投资,净收入五千五百四十九斤。一九五三年参加社后,净收入粮食八千四百五十六斤。
现在,沙河乡已经没有一个人说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行了,可是开头并不是这样。当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刚成立时,十九户社员里只有王朝广是个较富裕的中农,有劳力、有土地、有牲畜,别的社员不是缺土地就是没强壮劳动力,普遍缺少牲畜和农具。乡里有些人看不起他们。说:“这伙人到一块儿还能增产!”特别是一些兵强马壮的富裕农民,表面上不说话,心眼儿里却不服气。他们暗地里跟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比赛,“看看谁比谁强!”
跟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比赛的人当中,最明显的有两个。一个是段守璞,十口人,十亩地,两个强劳动力,一头骡子,生产有资本,春天买下粪够一年用。一个是王继祯,五口人,六亩地,一头牛。两个人都是互助组员,又都是全乡有名的种庄稼能手。
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村西南有八分麦地,段守璞在那里也有一亩。社的那块地是社员王朝俊的,从来没有在产量上压倒他的邻居段守璞。在村东社里有二亩八分麦地,王继祯在那里也有八分。前年种麦时,社里的麦地刨了八寸深,用密植的方法,种上“四三八”优种小麦;段守璞、王继祯相信自己的耕作法,只耕了四寸深,用老办法播种了普通麦种。去年春天,农业社每亩麦地上了二十七斤化学肥料作追肥,并用水浇了一遍。段守璞相信自己的地有根基,用不着上追肥,却也浇了一遍;不过因劳力不凑手,浇的迟了一点。王继祯照样每亩地上了二十斤化学肥料作追肥,并浇了两遍;也是因为晚了,追肥和水不仅没使上劲,反而因为上面麦穗已熟,劲都用到下面,生起“二芽子”来,收成大减。结果,段守璞的小麦比社的小麦,一亩地少收一百斤;王继祯一亩地也比社的少收四百斤。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种庄稼不如人的段守璞,这回对别人说:“我比不上他们。”去年秋后,这二位种庄稼能手都加入了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
沙河乡的农民,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照耀下,眼前又摆着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事实,人们的心眼儿更亮了。不仅贫苦农民看清了小农经济是一切贫困、灾难的根源,就是较富裕的农民,也看清了资本主义道路没有社会主义的道路好。在讨论总路线时,贫农苏传盛说:“俺原先有七分地,娶了一个老婆带来一个孩子,光景就不好了;三口人凭这七分地,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辈子也过不富裕。”新参加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富裕中农王盛滋说:“俺年时存下四千多斤粮食,准备买房买地过地主生活;现在俺心眼儿亮了,地主的道路走不通,俺把三千五百斤存粮卖给国家;俺不光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还要参加供销社。”
沙河乡的农民,认清了自己应走的道路以后,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愿望普遍高涨。全乡七百多户,就有三百一十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已有三十九户参加了王朝佑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二百零二户另外组成九个新社。互助组也有新的发展:去年冬天新组织起来的互助组有十一个;原有的六十四个互助组除有十个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外,其余也都经过整顿,提高了一步。原先有二十二个互助组在去年秋收时已经涣散解体,现在又重新恢复和巩固起来了。许多因条件不够没有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互助组和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单干户,情绪也很高涨,积极为入社准备条件。现在全乡农民正积极进行冬季生产,争取社会主义早日实现。


查看完整版本: [-- 王朝佑农业合作社带动全乡农民组织起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