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天津市高校体育课教改纪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2月 -> 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天津市高校体育课教改纪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郑爱敏 1995-02-28 00:00

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天津市高校体育课教改纪实

第8版(体育)
专栏:

  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
——天津市高校体育课教改纪实
郑爱敏
有人粗略地算过一笔帐: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开设有体育课,以每周2学时计算,一共要上1008个学时。然而,捧着毕业证书走出高校大门的学子们,有多少人掌握了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多少人养成了日常锻炼的习惯?
据一份对1096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资料,能坚持体育锻炼(每周4次以上)的男生仅占12.6%,女生仅占7.43%。高校体育工作者纷纷呼吁: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只顾短期效应。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如何定位?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当“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受益奠定坚实基础”。
“终身受益”,从一个全新的教育观念着眼,说明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个过程。要启发学生做“运动的主人”。在这一新观念的召唤下,高校体育课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清晨6点30分,激扬明快的晨练音乐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回荡。学生们陆陆续续从宿舍来到大操场上,跑步、做操,然后找各自的体育老师在出勤卡上盖戳。体育部主任薛德辉解释说:“为加强课内外一体化措施,我们严格实施了出早操制度。这样的早操学生每周至少得出3次。”
去年,天津大学在学生公寓前特辟了一块活动区,架设了单杠、双杠,为日常的体育锻炼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天津大学现已有两个标准的足球场,16块网球场,18个篮球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记入体育课成绩。天津大学将这种体育锻炼,列入各年级的必修课程之列。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俱乐部招收学员,定了100人的名额,可来报名的有三四百人。同时开办的乒乓球俱乐部,十张乒乓球台,从中午12点到晚上9点,仍然供不应求。体育部主任李绍光说:“俱乐部实行会员制,和体育课挂钩,会员的活动情况将作为体育课成绩的一部分。我们想以此激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近几年来,天津各高校普遍开设了体育专项课,目的在于培养兴趣和发展个性。学生上到二年级,可以选修足球、篮球、网球、武术、健美、艺术体操。学生通过体育课和体育老师的言传身授获得的一技之长,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仍能发挥健身强体的作用。
为了“终身受益”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科学的理论知识,正确的锻炼方法由何而来?天津师范大学的体育老师上课,每次都要在最后留一些座谈讨论的时间,启发学生思考。“足球运动能增强哪些身体素质?”“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由哪些基本技能组成?”期末的时候,这些问答题就会出现在理论课考卷上。


查看完整版本: [-- 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天津市高校体育课教改纪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