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金石为之而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4月 -> 金石为之而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延华尹训海 1995-04-29 00:00

金石为之而开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金石为之而开
张延华尹训海
鲁西南,嘉祥县城南部,百余座山峰巍然屹立。全国闻名的武氏墓群石刻就坐落在这崇山峻岭之中。
从这些文物里走出一个学者,他就是山东省政协委员,嘉祥县文物管理局副研究员朱锡禄。
说起来,朱锡禄走进武氏祠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文豪郭沫若。
一九五七年春,郭沫若到武氏祠考察,身为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朱锡禄专程陪同,郭老临行时赞道:武氏祠是研究社会生活的百科书,它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及其雕刻艺术,均超过同时期埃及的石刻和希腊的屏画。此话深深触动了朱锡禄,使他掂量出武氏祠的巨大历史价值。
十年动乱,全国众多文物被毁,武氏祠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朱锡禄深感后果严重,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尽全力保护这些文物。
他借了一辆马车,拉着一家老小五口及锅碗瓢勺,搬进了城郊的武氏祠。在他和乡亲们的竭力保护下,武氏祠的文物在十年浩劫中完好无损。
武氏祠保住了,朱锡禄却失去了很多很多。他的前两个妻子都因为老朱舍不得宝贵的石头离开了他。他的第三个妻子和他在武氏祠一守就是二十五年。
从六十年代开始,当地人在开山打石和劳务耕作时,陆续发现汉画像石。有心的朱锡禄又开始收集散见于民间的汉画像石。风风雨雨二十八载,朱锡禄收集汉画像石一百六十二块,北京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制车图”,山东省博物馆序幕厅正中央的“孔子见老子图”都是朱锡禄从民间收集的。
只有初中文化的朱锡禄,自学了大学历史系的主要课程,着重于先秦、两汉的史学研究。他白天忙于接待、解说工作,晚上阅读资料,整理文稿,有时一干就是一夜。二十多年来,他在煤油灯下写了四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四篇,出版了《武氏祠汉画像石》、《武氏祠墓群石刻》两部专著,正在编写的《武氏祠的历史故事》已接近尾声。


查看完整版本: [-- 金石为之而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