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艺术需要经纪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5年04月 -> 艺术需要经纪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元也 1995-04-29 00:00

艺术需要经纪人

第12版(周末)
专栏:周末谈

  艺术需要经纪人
元也
近半年来,北京的高雅艺术演出市场猛然间显示出格外繁荣的景象。
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思凡》、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爱在伊甸园》,票被一抢而空,演出前还有众多的索票者拥挤在小剧场门口。
殷承宗的钢琴演奏会,数百元一张的票居然也能售出,其它票更不在话下,票房收入达10余万元。
小提琴家吕思清的“四季思清音乐会”的演出票一售而尽。无数的乐迷为弄到一张票而费尽心思。
“世界著名室内乐作品专场”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表演,许多闻讯赶来的听者却买不到票,后来只得又加了一场“浪漫之夜”,以飨不满意的听众。怡宁书店与中央歌剧院合办了“外国名歌精选音乐会”,也是供不应求,便再演了一场“往日情歌”。
…………
话剧、独奏、四重奏、合唱、独唱、舞蹈等艺术品种过去一向遭受冷落。许多演出票价只有几元钱也难以引来观众,连赠票都少有赏光者。不大的音乐厅,时常稀稀落落,还有人半途而退。尽管是闻名的演奏家,尽管是蜚声世界的杰出作品,也不见多大反响。
为什么这些艺术表演如今大为改观了呢?
高雅艺术得到各界自上而下的支持和扶助,具备了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欣赏情趣、文化素养并非短期内便可以改变。据了解,情形好的演出,多数都由一家公司或一些人进行了“经纪”,譬如殷承宗的表演得助于华艺文化交流中心,吕思清则有北京典雅艺术服务中心的赞襄。
所谓演出“经纪”,一是经纪者参与主题、内容的策划,依据文化市场的动向为演出者提供需求信息;二是制订计划,通过传媒对演出加以宣传,介绍演出者和演出内容,形成声势,造出影响;三是演出票的推销,像北京典雅艺术服务中心在吕思清的演出经纪中,委派专门人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尽力把票推销出去,其中包括多设代售点,电话预订,送票上门等等。
即便在高雅艺术最不景气的时候,社会中也保持着一批忠实的观众和听众。为了满足精神需求,他们不惜金钱和精力,这从国际知名乐团来华演出的盛况中可资证明。他们过去或对质量不满,或得不到演出信息,或不清楚表演内情,或购票不便,才放弃了诸多欣赏机会。现在艺术家通过“经纪”手段,使这些人成为自己生存的基本土壤,另外又以声势引来一批有心接触高雅艺术的人和怀有好奇心的人,从而让自己的表演在观众方面有了保证。
过去的演出没有什么推销手段,取“姜太公钓鱼”的架式,坐等购票者,等到最后只好以赠票了事,票因此而大大贬值。被赠者或者不来,或者观而无赏,使演出气氛常处在萧索和尴尬中。现在的经纪人因为有约相促,也因为自己的利益,会使出浑身解数推销演出票。这不但令票房收入增加许多,改善了高雅艺术的经济困境,还由于观众多是有心有识有意的购票者,自会全身心地投入欣赏,也使欣赏层次大为提高。
演出者与经纪人也因为契约而相互促动。经纪人保证了演出收入和观众人数,演出者则在合同的压力下,注重演出质量,尽心为观众服务。
大众文化的经纪人已经活动有年,但素质不高,问题颇多。高雅艺术的经纪人一问世,便有高出一筹的气象,值得称道。虽然目前星星点点,零散不整,未成气候,相关的法规、管理、组织也在阙如状态,然而前景看好,大有希望。


查看完整版本: [-- 艺术需要经纪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