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粮食:警钟长鸣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7月 -> 粮食:警钟长鸣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新烽 1996-07-31 00:00

粮食:警钟长鸣

第6版(国际)
专栏:环球扫描

  粮食:警钟长鸣
本报记者李新烽
生活在地球上的58亿人若每人每天直接间接消费1千克粮食,一年就需21.17亿吨。去年世界粮食总产量18.83亿吨,全球约有7亿人食不果腹。
世界粮食连续两年歉收,去年比前年减产6000多万吨,人均占有量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
世界粮食已连续3年产不敷出,粮价攀升,居高不下,创15年来最高纪录。
世界粮食储备量连续4年下降,今春一度仅够全世界消费48天,比安全线少12天,降至历史最低点。
粮食短缺,国际粮食援助量从1993年的1700万吨下降到今年的760万吨,比去年又减少160万吨,成为1970年以来的最低点。粮食受援国面临饥荒。
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21日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世界人口增长将加剧粮食短缺。到2050年,要想满足人口的粮食需求,亚、非、拉、北美国家必须使粮食分别增产69%、300%、80%和30%。
粮食,向人类亮出了黄牌!
生产消费不均等
先让我们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一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来考察当前的世界粮食问题。
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10%来自海洋。全世界现约有耕地13.6亿公顷和水果树等多年生植物地1亿公顷。人类在70%的耕地上种植粮食作物。
就耕地面积而言,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要多一些,但由于人口太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比发达国家少得多。
目前世界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是,发达国家生产的粮食接近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美、加、澳等少数发达国家生产过剩,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粮食生产的不平衡导致了分配与消费的不均等。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粮食700多千克,发展中国家则不足300千克。发达国家谷物消费的20%用作口粮,70%作饲料粮;发展中国家则恰恰相反,占人口总数20.6%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谷物产量的40%。
多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在18亿吨—20亿吨之间徘徊。约2亿吨的国际粮食贸易量无法弥补生产不平衡造成的消费不均,且不说贸易量的一半是饲料粮。
除自然因素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上的差异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悬殊造成的。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农业机械化和良种化的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亦有不利影响。
世界粮食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二战后世界粮食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50年代到90年代,每10年相继为3.2%、2.8%、2.3%、2.1%和2.0%;人口增长率虽从80年代始略有下降,但总体上仍停留在约1.9%的水平上。于是,人粮矛盾日益突出。
造成这次粮食匮乏的原因,除人口增长因素外,还有两个因素:一是恶劣的气候使世界主要产粮区美、加和欧洲部分国家粮食减产;二是中、俄、韩三国粮食进口量增大。一减一增,缺口加大。由于粮食问题和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三大全球性问题交织一起,相互作用,这次的粮食危机使全世界皆有察觉。
那么,地球究竟能养活多少人口?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计算,每人每天最少需要2385大卡热量和38.7克蛋白质,才能保持健康。可是,发展中国家的不少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却在生理需求的标准线之下,在地球上构成“饥饿地带”。
“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食必常饱,然后求美”。问题的答案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焦点在于人类以什么标准来生活。按美国目前人均年消费粮食800千克的水平,去年世界粮食总产量可养活23.5亿人,按印度人均200千克的水平则是94亿人。
如果现有世界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用其70%种粮,亩产量达到专家预测的最高标准480千克,地球上就可以有85.7亿人过上美国现在的生活。
面对粮食挑战并非束手无策
客观世界的发展远比简单的数学公式运算复杂。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粮食问题的严峻性。不说粮食歉收,即使丰年全世界每天也有3.5万名儿童死于与饥饿有关的疾病。粮价暴涨已使英国人担心会花一英镑买一个面包,那些囊中羞涩的国家和居民又如何呢?
粮价猛涨,使得低收入的缺粮国今年将额外支付30亿美元进口粮食。
粮价上涨预示着财富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从粮食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移。已有人提出要谨防粮食短缺被用于政治目的,否则,世界将濒临一场“迫在眉睫的灾难”。
尽管粮食的生产与消费有其不平衡性,但从总体上看,世界人口在增长,粮食也在增加,而且粮食增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幅度。世界人口从1950年的25亿增加到现在的58亿,年增长率约1.9%;世界粮食从1950年的约7亿吨增加到现在的19亿吨左右,年增长率约2.5%。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高。
面对粮食问题这一永恒的挑战,人类并非无能为力。各国正在大力发展农业高科技,继续挖掘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粮食问题也已引起世界各国政治家的关注。美国取消了农业补贴以促使其农业总体产量增加;欧盟减少休耕地面积;俄罗斯也扩大耕地面积15%。
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的解决,除依靠援助外,关键是实现粮食基本自给。阿拉伯国家重视发展农业科技,争取自给自足。亚太各国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谷物产量。泰国大米出口今年可望突破500万吨。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还有巨大潜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68亩,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去年粮食总产量4.65亿吨,名列世界第一,提高粮食单产仍有很大潜力。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时,需要粮食6亿多吨。今后35年间年递增不到1%就可实现。建国46年来,中国粮食平均年递增3%。这表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年世界谷物产量将比去年增长5%,达到19.9亿吨。粮食供应紧张趋势今年夏收后会稍有缓解。然而,“源而流者岁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凶年”。粮食忧患意识时刻不能忘记,警钟还须长鸣。


查看完整版本: [-- 粮食:警钟长鸣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