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听军歌忆郑律成——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7月 -> 听军歌忆郑律成——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丁雪松杨德华 1996-07-31 00:00

听军歌忆郑律成——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第11版(副刊)
专栏:

  听军歌忆郑律成
——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丁雪松杨德华
有人说过:“一首好的革命战歌,胜过一个兵团的威力。”已故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和著名诗人公木合作、于1939年完成的《八路军进行曲》(即现军歌)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恐怕远非一个兵团的威力可比。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唱着这支斗志昂扬的歌勇敢地奔赴抗日斗争前线,浴血奋战,直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而在解放战争期间,我人民解放军又是高唱这支威力无比的歌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消灭了国民党800万军队,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直到今天,这支歌仍然响彻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在庄严的阅兵庆典场合,在边陲的军营、哨所,它仍然鼓舞着战士们保卫国家、激励着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那么,这响彻半个多世纪的名曲是怎么诞生的呢?
1938年秋天,郑律成自延安鲁艺毕业后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科任音乐指导。当时他谱写的《延安颂》已经在延安的山山峁峁间传唱,并且还传唱到了国统区。第二年春天,郑律成和新分配到抗大搞时事政策宣传的诗人公木一道去探望来延安养伤的光未然同志。光未然兴致勃勃地向他们讲到正在和冼星海合作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情况。郑律成听后很受鼓舞,并从中得到启发。访问归来,他激动地向公木建议:“咱们也合作写部大合唱!”“什么大合唱?”公木问。“当然是《八路军大合唱》啦!”年仅21岁的郑律成满腔热情一心想讴歌八路军,因为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坚决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中坚力量。他的建议正中公木的下怀,两个人击掌为誓。不过当时他们都很忙,郑律成忙于到抗大各个大队教歌;公木忙于到各个连队或大队去作时事报告,有时他们相偕同行。郑律成就像一粒火种,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烈火般炽热的歌声。每次集会,总是由他领着先唱,唱得群情激愤了,才由公木开讲;讲完后又唱,唱得尽兴了,方始散会。
1939年7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抗日军政大学总校5000多人的队伍在副校长罗瑞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开往前方,延安留下一部分人另组抗大三分校。往日人声沸腾的抗大校舍顿时静寂下来。两个留在延安的年轻人就利用这段空隙酝酿写作《八路军大合唱》。此前郑律成曾为公木既成的诗歌《子夜岗兵颂》谱过曲,现在则由郑律成向公木提出命意,点出题目:“大合唱要写这么几个部分——军歌、进行曲、骑兵歌、炮兵歌,再写一篇《快乐的八路军》,加上已有的《子夜岗兵颂》,总共有个七八篇就行了。”郑律成还向公木提出具体要求。《骑兵歌》要写出嗒嗒前进的马蹄声;《炮兵歌》要写出轰隆隆震天响的气势;《进行曲》要长短相间,韵律谐和,节奏响亮,中间还要并排安插上几个四字短句,如此等等。富有才华为人又敦厚的公木立刻提笔创作,只要郑律成满意,就算拍板定案。
谱曲要比作词难些。公木每成一篇,郑律成立刻拿去作曲。当时的延安连一架钢琴也没有,郑律成只能浅吟低唱,摇头晃脑,边哼哼边打手势,或者围着窑洞里那张木桌踱步转悠。有时又走出窑洞爬上山坡,躲到岭畔上去“创作”。到8月底9月间,这部洋洋大观的大合唱终于谱成,郑律成一首一首唱给公木听,并高兴地说:“给词作曲,如同为虎添翼。”
到了这年的9月份,公木调到抗大三分校继续搞时事政策教育工作,郑律成则调回鲁艺音乐系任教。但是他还常回抗大教唱歌曲。于是无论在行军途中,或是在集会场合,到处都在唱《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或是唱《军歌》:“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当年10月,在延安中央大礼堂组织过一次公演,由郑律成指挥举行专场演出,公木也被邀去参加。当时既未宣布谁写词,也没说明谁作曲。公木后来回忆道:“那时我们从不计较名利,在台下听听,听完就走了。也没认为自己写的东西有多么了不起。”此后,不只抗大学员唱,各机关部队、学校也都传唱起来。正像郑律成预言的,他的歌确实长了翅膀,不只在延安的山山岭岭间回环荡漾,又很快传到了前方。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记者爱泼斯坦曾讲过他到解放区时,第一次听到八路军军歌的情形:“我不知道这么美的歌是什么内容。我对一个同志说我想知道歌词。我们一路骑马,我就一路翻译并在一张折叠的纸上记下来。那天晚上我写消息时,就引用了几句歌词。”
不久,《八路军大合唱》即得到我军政机关的肯定和赞扬。1940年5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萧向荣把这两个年轻人请到文化沟青年食堂,吃了顿延安的美味佳肴——红烧肉和三不沾。同时告诉他们,这些有关八路军的歌曲已由抗大学员传唱到各个根据地,很受广大指战员的欢迎,为此特向他们祝贺并敬酒,祝他们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并期望他们更认真地向工农群众学习,再接再厉地写兵,为士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后来这部大合唱中的进行曲和军歌正式刊登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表明军委正式认可了它们。
1940年,延安各界纪念“五四”青年节,筹备委员会发起“五四”中国青年节征文活动。征文评委的阵容相当可观,囊括了延安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有吴玉章、萧三、范文澜、艾思奇、周扬、丁玲、艾青、何其芳、萧军、江丰、吕骥等人。次年评出结果,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的《八路军大合唱》,以《献给八路军的军歌合唱集》为名,荣获征文音乐类的甲等奖。奖金是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吴玉章、董必武等人捐赠的,足见党中央对此次评选的重视。
《八路军大合唱》中的进行曲之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气势雄伟,格调豪迈,富有一种阳刚之美。它塑造的是一支大兵团的形象,一支无坚不摧的铁流的形象。尽管抗日战争爆发时,我军才只有5万人左右的兵力,在数量和装备上,既不能和武装到牙齿的日寇相比,也不能和拥有百万兵员的国民党军队相比。作战形式也是以游击战为主,“三个五个,一群两群,在平原上,在高山顶”,和敌人周旋,集小胜为大胜,逐步扩大抗日武装和根据地。但是,郑律成以锐敏的政治洞察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看出敌人虽暂时强大,却终非正义之师,我军虽弱小,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必将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他坚信抗日战争必胜。正是这种理念,在他创作歌曲时,化为一种一往无前、排山倒海般的乐句。他解释说:“我们八路军那么大的一支队伍,开向前方和日本鬼子作战,得拿出点气魄来,就加上了‘向前,向前,向前!’……一下子抓住主题,气魄就出来了。这么写是因为生活里有那么一股激情。一个人熟悉生活,写出来的东西气魄就不一样。”
解放战争中,这支《八路军进行曲》,曾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建国初期又定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后来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到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现予颁布。”这支进行曲之久唱不衰,以至最后被确定为军歌,是因为它体现了我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反映了我军光辉的战斗历程。1990年3月,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的讨论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振奋民族精神时,曾提议大家唱两首歌,其一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他并且带头唱起来。高唱军歌,不仅会使我们更加振奋革命精神,激发战斗热情,增强革命军人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而且还会发扬光大我们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查看完整版本: [-- 听军歌忆郑律成——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