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打的”遭遇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8月 -> “打的”遭遇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夏长勇 1996-08-30 00:00

“打的”遭遇记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打的”遭遇记
8月4日,我与几位朋友坐火车从北戴河返京。车开不久,我突发急性肠炎,腹泻、呕吐,伴着剧烈腹痛。
次日凌晨4时许,车到北京站,朋友们搀着我出了站。雷雨阵阵,冷风习习。在9路汽车站牌下,有几辆出租汽车在兜生意。朋友敲一辆“夏利”的窗户,说要去协和医院。斜卧在驾驶室内的司机抬一抬头,扔出一句:“不去。”我们转向旁边的一辆黄面包车,司机笑嘻嘻地拒绝:“对不起哥几个,我这车定好了要去通县,别的地儿不去。”我们只好悻悻转身,询问另外一辆“夏利”。答曰:“我的车有人预订了。”我们再回头时,却见刚才那辆黄面包车上已坐了一位客人,从行驶的方向看,它并非去通县。于是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协和医院离这太近了,车费不超过10元钱,起个大早来此“守株待兔”的司机们不愿意挣这份小钱。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这几个没带雨具的“打的”者狼狈不堪。而我,在风吹雨淋与腹痛的折磨下更是痛苦难耐。朋友急了,几人分头站在马路中央向过往的出租车挨个儿挥手,有几辆空车先是慢慢驶近,待朋友欲躬身询问时,却突然加速,扬长而去。幸运的是,终于有一辆送客来车站的出租车被截住了。
我躺在了温暖的病床上,朋友们的义愤却难平息。他们发牢骚说,北京不是出台了出租车管理办法了吗,不是不准拒载吗?最近还搞了个什么“三项承诺”吗,怎么现在还是这样子?
我却默然。出租车拒载、司机态度恶劣这类现象,报上、电视上揭露的还少吗?被罚的司机恐怕也不在少数了。我们当然可以去举报,但处罚几个司机难道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些现象了吗?
于是我不由得想起“道德”、“素质”这两个词来。管理条例、承诺制度可以使司机在被迫中受到约束,但法规终究不是万能的。如果一个司机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做人的道德,素质低下,那么他总会钻法规的空子。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解救一个在风雨中呻吟的病人,是任何有道德感的人应该做的,而一个出租车司机却冷漠地说“不”,我为此感到莫大的悲哀。
于是我又想到,在我们呼唤完善的管理体制的时候,是否还应该呼唤完美的道德品质?我们在出台条例、规定的同时,是否还应对司机们进行起码的职业道德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夏长勇


查看完整版本: [-- “打的”遭遇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