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英雄热”的喜与忧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8月 -> “英雄热”的喜与忧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东 1996-08-31 00:00

“英雄热”的喜与忧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百家艺话

  “英雄热”的喜与忧
张东
在近几年的影视创作中,歌颂英雄,表现典型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几乎每一个军队和社会宣传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都成为影视创作人员竞相追逐的目标,甚至多次出现一个“英雄”几家抢的现象。在1995年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中,这类内容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如《军校毕业生》、《在雪线上》、《一个士兵的故事》、《还是那片高原》、《嫂子》、《热血金盾》,还有宣传先进群体的《特区女子军乐队》、《追日部族》等等。加上前两年创作的《张培英》、《徐洪刚》、《张光曙》等已经形成一个“英雄热、典型热”的大气候。对于这一现象,我们的感觉却是喜忧参半。诚然,塑造英雄形象,弘扬主旋律,表彰先进人物,应该是文艺创作永远的母题,然而,如何塑造英雄和典型却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推敲的。
影视作品表现英雄无可非议,但影视毕竟是艺术而不是新闻报道,二者的功能并不一样。新闻的使命在于准确迅速地将英雄、典型的事迹公诸于世,让人们认识、学习英雄、典型;而影视创作则需要遵从艺术创作的种种规律,将原型化作具体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感动观众,它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二者之间的关系绝不是一个简单照搬即可解决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传播媒介越来越现代化,电视、卫星等把新闻变得离观众越来越近,几乎事件一发生,媒体的宣传就跟着到了,这给我们传统的宣传典型的方式提出了问题。同样是英雄,50年代,大多数观众是从电影《董存瑞》中认识董存瑞的,而90年代,如果说你是在电影《孔繁森》中才知道孔繁森这个名字的,显然是笑话。所以我们宣传英雄的方式也必须随之有所变化。
当前,我们在“英雄”题材的创作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盲目性,常常是一个典型一出现,大家一哄而上,急于抢到题材,以快取胜,急功近利。其结果往往是违背艺术规律,而使作品成为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急就章。由于仓促上阵,盲目求快,有些作品对英雄典型的事迹来不及细细推敲,只好凭主观想象加以补充,致使对英雄精神把握不准,主题开拓不深,甚至把真的拍成了假的,也损害了英雄典型本身。这也是生活中很多很感人的英雄事迹,一经搬上银幕(屏幕)反不如读最初的新闻报道感人的原因。
再者,如何塑造英雄人物与宣传典型也确有艺术的切入点和把握问题。我认为表现英雄的艺术作品,其目的在于通过英雄的精神、英雄的人格力量来教育人,鼓舞人,而不是只告诉人们一个英雄的名字,或者仅仅用镜头再讲述一遍人们已熟知的英雄事迹。而它的再现方式也不一定非要使用“纪实”的方式。事实上,现在一些作品的所谓纪实也是伪纪实,不过是用非职业演员,再“演”一遍。观众早已知道是演戏,那么无论演员是职业的还是非职业的,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50年代我们影坛出现一部有名的电影《智取华山》,它是根据当时一位侦察英雄的事迹创作的,故事的原型本来就很富有戏剧性,像侦察员在后山丢掉绳子,不得不进行强攻等情节,几乎与实际生活一模一样,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创作者要拍一部惊险故事片的初衷。影片既依据生活又没有拘泥于生活,成为建国初期一部很有影响的影片。《智取华山》公映后,曾在观众中引起过一场有趣的争论:中心就是塑造英雄人物可不可以虚构,如何将生活中的英雄变为银幕上的英雄等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对今天的创作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最近我们看到八一厂拍摄的根据徐洪刚的事迹创作的影片《士兵的荣誉》,与其他媒体相比,电影在时间上是最没有竞争力的艺术形式,所以当电影开机之时,观众不仅早已从新闻报道中熟知了徐洪刚的名字,而且也已领略到话剧、专题片、电视剧等等多个《徐洪刚》了,如果再用摄影机讲述一遍观众早已熟知的英雄故事显然毫无意义。可喜的是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影片中,徐洪刚救人以及被救的过程只占了很小的篇幅,只是一个引子,而作品的重点放在了一个士兵应该怎样争得荣誉和对待荣誉这个问题上,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也赢得了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军队战士的喜爱。


查看完整版本: [-- “英雄热”的喜与忧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