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承诺制,带来了什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8月 -> 承诺制,带来了什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96-08-31 00:00

承诺制,带来了什么

第8版(文摘)
专栏:

  承诺制,带来了什么
据今年第十五期《半月谈》登载的《承诺制,带来了什么》一文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一些服务行业纷纷推出承诺制,这种形似“经济合同”的制度一经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列反响,成为社会和百姓关注、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社会服务承诺制”,就是服务行业把本系统的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完成时限、应负责任等定出严格标准,向社会公开做出承诺,并公布投诉监督电话,未实现承诺的单位和责任人将受到处罚。
《半月谈》的这篇文章认为:社会服务承诺制是向行业不正之风的最痛处开刀,对症下药,把老百姓反映最多的服务内容量化、细化,公开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让社会参与监督。曾经模糊的,现在明确了,曾经隐蔽的,现在透明了,承诺制由此铲除了不正之风赖以滋生的土壤。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承诺制大潮中,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国青年报》发表记者郁东进的文章《警惕社会服务承诺变味》,他指出:一些单位或部门迫于上级的指示和社会舆论而做出的走过场式的社会服务承诺出现了一些误区:一是将职责范围的基本要求,当作提高服务水准的新做法向社会作出承诺。一些商店打出“不卖假货”、“不宰客”的承诺,而这些本是应该恪守的基本商业原则;二是将一时难以做到的服务项目向社会做出承诺,最终失信于民。像自来水公司承诺接到管道爆裂报修电话四小时内止水,但实际有暗漏,四小时内很难查出、修复;三是承诺服务有悖实事求是,一些银行承诺两分钟内完成一笔存取款业务,而有人指出,这对大额存取款业务是难以完成的。
针对一些行业在实施这一制度中出现的误区,《光明日报》以北京出租汽车行业实行承诺不能立见成效为例,解剖麻雀,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并告诫承诺者:许下承诺不能兑现,必然失信于民,同样影响行业形象。
《工人日报》的文章《承诺重诚》,强调了承诺不但应由制度来保障,更要有道德来支撑。文章说:我们应该把承诺服务看作是行业“服务公约”、“把客户当作上帝”等活动的发展和深化。然而正如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决定因素一样,无论某行业某领导的决心多大,承诺多彻底,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树立服务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唯有如此,承诺服务才能得以深入有效地展开。


查看完整版本: [-- 承诺制,带来了什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