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纳溪县八里村实行联组互助获得丰收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4年03月 -> 纳溪县八里村实行联组互助获得丰收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4-03-30 00:00

纳溪县八里村实行联组互助获得丰收

第2版()
专栏:

纳溪县八里村实行联组互助获得丰收
四川省纳溪县大桥乡八里村互助组两年来实行联组互助,克服了单个互助组所不能克服的困难,连年获得增产。
八里村在一九五二年春耕时组织了七个互助组,组织起来不久就遇着严重的春旱。当时,谢海洲互助组男女组员一齐出动轮班车水抗旱,坚持七天七夜,保证了全组满栽满插。沈绍钦互助组的水田地势很高,水源较远,需要八架水车才能车水进田,他们没有这些水车,就无法车水抗旱。费克明互助组也因水源远,人力不足,车水和收小春不能兼顾,活路忙不过来。乡村干部发现这一情况,便动员各互助组民主协商,根据等价互利的原则,互相调剂劳力和农具,实行联组互助。这样一来,沈绍钦和费克明等组也都顺利地解决了水车不够和缺少劳动力的困难,抢水把秧栽满。通过集体抗旱,农民看到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除原有互助组得到进一步巩固外,并新成立了四个互助组。这些组秋收时普遍获得丰收,一般丰产田产量都在六百斤以上。秋耕时,有的互助组有人力没有牛力,有的有牛力但缺乏人力,无法抓紧时间进行耕翻。村干部又及时召开互助组长联席会议,发动各组继续实行联组互助。会后,各组又都自愿结合,克服困难。如马树林互助组有三头牛,汪根仲互助组有两头牛,叶玉成互助组只有半头牛,三个互助组一联合,便解决了牛力缺乏的问题。李洪兴、童树云、沈绍钦三个互助组联合起来以后,共有二十多个主要劳动力、八头耕牛,也解决了缺劳力缺耕牛的问题。由于实行联组互助,全村连单干户在内一百一十四户的坂田在半个月内完全犁完。大家从一九五二年联组互助中得到了实际好处,一九五三年春耕生产和秋收时又都进行联组互助,解决了发展生产中的困难,全村普遍获得增产,平均比一九五二年增产了百分之四十。
八里村农民经过总路线教育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正确性,目前已有两个组在联组互助的基础上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此外,又新添了三个互助组。他们正在联合进行翻犁水田和薅小春、积肥等春季生产工作。


查看完整版本: [-- 纳溪县八里村实行联组互助获得丰收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