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让“瞬间”成为永恒——电视专题片《永恒的瞬间》观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10月 -> 让“瞬间”成为永恒——电视专题片《永恒的瞬间》观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下 1996-10-31 00:00

让“瞬间”成为永恒——电视专题片《永恒的瞬间》观后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让“瞬间”成为永恒
——电视专题片《永恒的瞬间》观后
李下
北京电视台的电视艺术家们历尽千辛万苦,以长征的精神拍出了反映长征的专题电视片《永恒的瞬间》,为我们重温这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机会。重走长征路,是保存在许多人心中的一个梦想。电视艺术家捕捉住了人们的这个心理,以一个渴望了解老一辈革命史的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为切入点,由他们把观众带进长征路,带进那个岁月,带到长征的亲历者面前。这种平视的“寻访”视角,可以极大地调动起观众的参与意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去“长征”,我们会得到一种“感同身受”的新体验、新感悟。我们看到,在季节不错、天气晴朗的雪山上,营养充足、衣着整齐的青年们仍是走得十分艰难,导演因为乏氧,还要用氧气袋抢救。这很有益于我们对当年红军征战的艰苦加深理解。
《永恒的瞬间》以军史专家的介绍构筑了一个历史框架,以亲历者的回忆、当年现场的展示为血肉,为当代人成功地追溯了一段鲜活生动的历史。亲历者的追述,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亲历者的情怀,有无可代替的感召力;亲历者的结论,是最值得尊重的结论。专题片所采访的老将军或失落的老红军战士,都已年逾古稀,他们对长征的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专题片得以留存,这同抢救珍贵文物一样,是值得褒奖的大功绩。
《永恒的瞬间》最感人的地方,是当年叱咤风云的红军战士,因伤病等原因,离开了部队,流落到农村,默默无闻地生活了60年后,对红军生活的回忆。这些掉队的红军战士,不同于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些将领,也不同于那些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但他们确实也是不应被遗忘的人。专题片满怀深情地想起了他们,让他们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本身就充满了温暖的阶级情意。王桂清,湘江边的一个普通木匠,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助了受伤红军郑广贵,在一个隐蔽的牛棚里,让郑养好了伤,两个人结成了终生的友谊。两人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相见,就成了十分感人的一幕。流落女红军谢水莲,今天已是80高龄,但一提起当年的红军岁月,双目炯炯有神,情绪振奋、激动,叫人顿时觉得她年轻了许多。她在60年后,对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生活,仍是历历在目。她能一连气地唱出几十首当时的红军歌曲。听着这昂扬、激越的歌声,我们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哪里是80多岁的老人的声音?这仍然是红军战士的呐喊啊!她记得那么清,唱得那么响,我们明白了,红军的精神,是她生命激情的不竭源泉,是鼓舞她充满活力地生活一辈子的永恒力量。她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想买个彩电也买不起,但她在精神上又是多么富有啊!
《永恒的瞬间》在内容的铺排上,既考虑到了时空的顺序,又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当代青年们重读长征这本活教材的新体会,对每一个观众都不能不产生巨大的感情冲击。当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们签满了名字的被子敬献在盼了50多年“红军回村”的徐解秀婆婆灵前时,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与历史沟通了,当代青年同当年的红军相逢了。于是,大学生突然感悟到:“我,到长征路上似乎已不是在寻找留言簿上的人,而是在寻找支撑我一生的信念:自立、自强的生命激情,一种跨越时代又被时代淘洗的永恒的生命激情。”大学生就是这样从瞬间找到了永恒,我们也同样找到了自己的结论。


查看完整版本: [-- 让“瞬间”成为永恒——电视专题片《永恒的瞬间》观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