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困境中的悲壮——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观感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10月 -> 困境中的悲壮——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观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托拉克 1996-10-31 00:00

困境中的悲壮——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观感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影视窗

困境中的悲壮
——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观感
托拉克
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讲述的是红军过金沙江后,战会理、破德昌、翻越大凉山、抢占安顺场、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然而,它不是一般的“故事”。它是一截长征的历史,一截摆脱蒋介石围追堵截的历史,一截维系红军、乃至中国革命前途的历史。这一截历史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那样难以想象、难以置信,但它是真实的:红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了它的真实,才使今天的观众从历史的重现中感受到了长征的惊心动魄。
长征是不能忘记的,也是不可能忘记的。我想,这部电视剧会给观众留下相通的深刻印象。
就强烈可信的纪实性而言,《大渡桥横铁索寒》几乎可以认为是荧屏上的中篇报告文学。然而,它终究是电视剧。它拥有更为丰富的传达语言。它可以调动一切可能的荧屏手段,可以营造更为直观、更为厚重的历史氛围,以便让观众真正进入1935年的那一截无比艰险的岁月。
作为整体的叙述气氛,那种生死存亡的紧迫或急促,构成了这部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的重要特点。一切的一切,都被凝缩在被限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胜则亡,任何犹豫或退缩,都可能造就红军的另一种命运——北渡大渡河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如此。特别是,作品还有意借着蒋介石的“扬言”,或明或暗地让石达开全军覆灭于大渡河的历史悲剧渗入叙述之中,这就更加浓厚了红军的——作为困境的氛围。同时,也更加突出与印证了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胆与识,以及那种决心改写历史的信念与勇气。
我们经常讲求创作的悲壮效果,其实,悲壮绝非硬造所可能得到的。它是从“故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悲壮的审美效果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命运,离不开人的处境、特别是那种充满艰险或必须付出鲜血与生命代价的“困境”。在我看来,《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悲壮色彩便是从红军的“困境”中产生的。在北渡大渡河的危急过程中,一个“横”字或一个“寒”字,才使红军的反围追堵截战斗升腾起了动人心魄的“悲壮”,也使红军的精神及求生存的毅力,在“困境”中获得了一种极限的传达与升华。
作品以浓重的笔墨塑造了遵义会议之后的毛泽东。我觉得,“这一个”毛泽东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形似”之中显现了一种符合历史真实的“神似”。这是一个忧心忡忡的毛泽东,一个处在复杂的党内斗争中的毛泽东,一个因情势危急而感到重任在肩的毛泽东,一个大气磅礴、胆识俱备、但又不无“困境”中的痛苦感的毛泽东——也正是在毛泽东形象的完成过程中,才可能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一种革命的艰辛,一种从“困境”中生成的悲壮及辉煌。何谓红军精神?它不仅体现于一天一夜完成120公里的急行军,不仅体现于泸定桥上的枪林弹雨及勇士们的视死如归,也体现于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气魄、智慧、勇气、信心。归根结蒂,红军的精神是一种突破“困境”的精神,一种改写历史的精神,一种建立于信念之上的不屈不挠的高瞻远瞩的精神。
应该说,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急需发扬光大的精神。就此而言,作品也就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标志,一种获得今天观众共鸣的基点。因而,它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缅怀或纪念。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精神需要。(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困境中的悲壮——电视剧《大渡桥横铁索寒》观感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