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开发创造力中促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11月 -> 从开发创造力中促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高春梅 1996-11-30 00:00

从开发创造力中促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从开发创造力中促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
高春梅
内容提要:创造发明是推动科技经济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活跃因素。在这个背景下,创造学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在美国诞生,而后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事实表明,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发明,不仅是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而且为其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了后劲。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伟大的事业。我们要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全民族的创造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先进的科技经济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主导因素,而创造力则是使现代科技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钥匙。当今,创造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正如美国创造学创始人A·F·奥斯本在《创造性想象》一书中所说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我们的前途和命运很可能主要取决于教育与用创造性的观念观察一切的能力之间的竞争。他断言,未来的时代必将是“整个人类”进行“自觉创造的时代”。
一、创造学的兴起及其影响
创造活动是指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已有的物质材料或精神材料进行加工,产生先进的物质、精神产品的社会活动。科学发现、发明创造、决策运筹、管理创新、文艺创作等等都属于创造的范畴。创造发明是推动科技经济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活跃因素。诸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举世公认;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蒸汽机、电动机、电子计算机等发明,吹响了世界各次产业革命的号角,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个发明创造的历史。
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会有创造发明。所谓创造力是指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的能力。创造力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技能等方面。历史的事实表明:创造力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是不可能开拓进取的;没有创造精神的民族,是难以实现繁荣与发展的;没有创造性的时代,必将是一个黯淡而平庸的时代。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主要取决其国民的创造才智,而不取决其自然资源,一个充满创造能力而生机勃勃的社会必将成为最发达强盛的社会。
在过去的历史中,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较慢,发明创造只是少数人的个人兴趣和个体活动,人们对创造的本质和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进入20世纪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社会发展从“生产→技术→科学”向“科学→技术→生产”发展模式转变。以科学技术和生产突飞猛进地发展为特征的当代科技革命,使得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综合国力等诸多方面的激烈竞争,在本质上成为科技力量的竞争,而其竞争的实质是创造发明的速度和规模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为了占领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使整个一代人都具有较高的创造力,世界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认真审视自身的创造力问题,以及对创造的本质、规律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等有关创造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个背景下,关于创造知识生产技术的实践活动的创造学,便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在美国诞生,随之引起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视。
奥斯本等创造学家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揭示了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即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普通人与天才人物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创造力和其他技能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的。这一基本原理的揭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一个创造力开发热潮很快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一批创造学者创立了“智力激励法”、“特性列举法”、“形态分析法”等创造技法。他们创建“创造教育基金会”,陆续在大学开设了《创造学》和《创造性开发课程》。60年代以后,不仅在美国形成了十几个创造学研究中心,而且几乎所有大学、大公司和军政部门都开设了创造性训练课程,创办创造力开发训练班,建立创造学研究和创造力开发的专职机构,召开全国性和世界性的创造力开发学术会议,创立了几十个“创造力咨询公司”。到了80年代,美国许多专业课程运用创造性思维技巧进行了改革,诸如航空学、企业管理、新闻学等200多门课程,已形成了创造教育的结构。美国中小学生自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几乎同时接受三种以上的发明创造教育。今天,对国民进行创造力开发,是美国实施以激发国民创造力,并将之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二、创造力的开发与巨大的作用
发明创造是所有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一种重要力量,如蒸汽机发明推动了英国产业革命;德国的经济腾飞靠煤化学工业方面的多项重大发明等。所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快慢高低,与对国民创造力开发程度和发明创造的快慢高低总是成正比递进关系。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机制在于通过科学的应用和技术进步而实现的。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本世纪50年代以来,飞速发展的新的世界技术革命,使经济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包括管理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0%。据统计资料,传统工业平均每人每年的产值大约在1万元到几万元上下,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上。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近20年来提高了100万倍。高新技术的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开拓,完全是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只有具有很高创造力的人才可能成为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才能担当先进生产力开拓者的重任。
创造力开发正是通过把关于创造的理论和方法,转化成劳动者的创造素质和技能来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发明数量的激增,不仅是科技和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先导,而且也会给科技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后劲。
日本成功地进行了创造学的研究和全民族创造力开发。日本从三四十年代起就开始引进和消化西方创造学研究成果。战后,随着创造学的引入,日本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创造学家,发明了一批适合该民族特点的创造技法,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教材和创造理论体系。日本政府对创造力开发极为重视,成立发明学会,创办几十所星期日发明学校,制订了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造教育,培养了大批发明创造人才。到70年代,在创造学的研究和开发的实践应用方面超过美国,年专利申请数也超过美国,居世界之首,成为头号发明大国。80年代初,日本政府则把创造力开发确认为该国通向21世纪的战略保证,因而十分重视激励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日本企业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担心资源缺乏,只怕缺乏智慧和创造性。创造力开发教育使日本在新的世界技术革命的进程中,进行综合创新,获得了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几乎掌握了全世界过去半个世纪中发明和应用的全部先进工业技术,经过综合创新,形成了世界上一流的技术,以先进技术和高质量的商品争夺国际市场,仅仅经过30年,就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技术开发研究方面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一些领域已超过美国。正如许多经济学家评论的,日本是集创造发明而成为经济大国的。
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中等发达国家,也都采取了各种适合本国国情的办法和措施,大力培养和开发国民的创造力,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增强后劲。据统计资料,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的创造技法,已达数百种,创造力测评方法达100多种,制订出创造力训练教学模式达10多种,已有40多个国家进行创造力开发教育。
三、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精神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必须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是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的。他们不仅把自己的事业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而且始终以全新的充满进取性和辩证法的创造精神作为自己事业的灵魂。马克思曾指出,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而人的才能的载体和杠杆,则始终在于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毛泽东从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所得出来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极大地解放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向来十分看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并着力对之进行有效的培养、保护和发挥。他告诉我们:“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1页。)江泽民同志在去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80年代初,我国一些学者以引进国外创造学研究成果为开端,开创了中国的创造学研究和创造力开发的历史。同时,我国的创造发明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专利公布统计数字,仅从1985年4月1日到1995年底,我国专利局共受理专利52万多件,累计授予专利权26万多件。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对国民创造力的有计划的训练和培养、对创造性人才和创新性事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在有效地把人们的创造力转化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引自《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第20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要使我国的人力资源成为真正的创造优势,把人口多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就必须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全民创造力开发,把在全民中普及创造教育尽快提到有关国策的议事日程上来。


查看完整版本: [-- 从开发创造力中促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