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走出拜金主义误区的温州人,如今富而治假,富而求洁,富而思文,富而兴教,精神面貌有了喜人而深刻的变化——刮目看温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11月 -> 走出拜金主义误区的温州人,如今富而治假,富而求洁,富而思文,富而兴教,精神面貌有了喜人而深刻的变化——刮目看温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相如 1996-11-30 00:00

走出拜金主义误区的温州人,如今富而治假,富而求洁,富而思文,富而兴教,精神面貌有了喜人而深刻的变化——刮目看温州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走出拜金主义误区的温州人,如今富而治假,富而求洁,富而思文,富而兴教,精神面貌有了喜人而深刻的变化——
刮目看温州
本报记者赵相如
打假治劣,重塑温州形象
“如果温州变成人人头痛的城市,温州人再富,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位温州市的领导对记者说,“打假治劣,重塑温州形象,是我们这些年毫不懈怠的一件大事!”
陈孝祥过去专门推销服装。有段时间,他把大批量劣质西服销到西北,由于西服质地太差,卖不出去,当地百姓视温州货为瘟神。陈孝祥深以为耻。于是自己投资开办一家制衣公司生产西服,他对职工说,做好产品先要做好人,立质量先立道德。经过几年拼搏,其产品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国家级优等品西服,产品畅销各地。温州市有关人士认为,陈孝祥正是眼下温州企业厂长、经理的缩影。现在的温州人已经取得共识: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办出优等企业,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
温州市委副书记连正德对记者说:“质量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它是温州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人必须花大力气、争几口气,靠质量立市,从根本上解决温州‘假冒骗’的问题,以重塑温州形象。”
4年过去了,温州过去量大面广的假冒骗行为已经得到根治,温州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平均达到89%,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最近,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年产值达40多亿元的温州服装业进行质量抽检和整体考察,结果对温州服装质量极为满意。质量立市使温州产品重新走遍天下,全市税收额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精神文明建设的正效应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大发展。
优美环境,展示温州风采
温州市的地面从硬化到洁化,从洁化到绿化,从绿化到美化,看得出温州在塑造城市整体优美环境过程中的文明进程。
温州市的每个居民区都建造了小花园,有的房屋顶楼还建起园林小景,整个小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在一次市民调查中问:当绿化带挡住去路时,你怎么办?300个答者一致回答“绕道而行”。
原先温州的脏、乱、差也颇为出名,严重影响了温州的整体形象。后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请把垃圾带回去”的活动,即不准随便乱倒垃圾、乱扔废物,垃圾废物一律装进塑料袋,公交车有垃圾收集点,公共场所有垃圾收容器,还有一店一桶一袋制,方便群众丢弃垃圾,统一收走,统一处理,使多年困扰和影响温州城市形象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的整治。
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懂得真情比金钱更可贵。孔繁森事迹一公布,温州私营企业主朱明焕立即向西藏有关方面表示:“愿把孔繁森领养的两孤儿接到自己家培养,如果他们无法来温州,我愿承担他们的学习、生活等一切费用,每年至少提供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另一企业主王跃进闻讯,希望朱明焕让给他抚养一个孤儿,在未果的情况下,向孔繁森家属捐助1.9万元,以表示对孔繁森的敬仰。他们都说:温州人重金钱,更重情义!
精神追求,锻铸温州未来
温州人如今对教育、文化特别重视。市委宣传部长薛振安告诉记者:“这些年温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除了财政开支外,老百姓自己筹钱办教育占了1/3,单是近四年新建的民办中小学和职业中学就达53所,其中固定资产总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就有22所,对公办教育起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光如此,社会各界齐心办学或者援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农村孩子,也成了温州的时尚。记者在温州市龙湾区了解到,为了解决省重点工程珊溪水利枢纽工程2000移民子女的就读问题,需要扩建龙水镇第三小学和中心学校的教学楼,但一时经费有困难。社会各界闻讯后,热烈捐款,区委区政府拨款100万元,企业主吴祥其当即拿出8.88万元,青山村残疾青年娄树芬把平时省吃俭用的2万元捐献出来。最后各界共集资238万元,解决了这两个学校扩建工程所需款项。
记者在温州采访时,还了解到这么一件事:温州的图书超市开业第一天,营业额就达3.6万元,《马恩全集》、《邓小平文选》销得很快。价格高达4800元一套的《四库全书》精装本,在短时间里销出22套,大部分为个人购买。街头巷尾,书店、书亭、书摊随处可见。温州市属的一些县、区,书店比金店、米店多出近4倍。温州图书馆现在每天接待读者800多人次、出借图书达2000多册,要求办理阅览证、借书证的人还在陆续增加。
一支铜管乐队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世界名曲,当人们得知演奏员全部是浙江温州桥头镇的农民时,都很惊讶。其实在去年11月,他们就荣获华东地区吹奏乐比赛成人组唯一的金奖。在龙港镇记者了解到,全镇家庭拥有钢琴已达500多架,并连续三年举办了钢琴演奏会。无论是农民吹奏乐团还是农民孩子的钢琴演奏,都是对文化生活的一种高品位的追求,也是当代农民精神的升华。(附图片)
温州市乐城镇园林建设一角。郑晓群摄


查看完整版本: [-- 走出拜金主义误区的温州人,如今富而治假,富而求洁,富而思文,富而兴教,精神面貌有了喜人而深刻的变化——刮目看温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