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东亚经济与传统文化之扬弃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2月 -> 东亚经济与传统文化之扬弃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肖琛 1996-02-29 00:00

东亚经济与传统文化之扬弃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东亚经济与传统文化之扬弃
肖琛
儒教色彩浓烈的传统东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注重纵向关系。这主要体现为重权威、重集体和轻商等基本倾向。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乃至由此派生的忠诚观念和民族主义等,对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和实行平等甚至均等的分配等,具有较强的支持能力。鉴于等价交换、个人主义等势必带有否定纵向秩序的倾向,因此强调市场的商业精神在传统东亚文化中只能处于非主流地位。
传统东亚文化的突出长处在于尚贤和重教。儒家的“学而时习之”、“富之,教之”、“有教无类”可谓意义深远。日本人一直坚信,如果说日本经济将来会胜过美国,主要的原因必将在于日本的教育更为成功。韩国的知识分子待遇之高在世界上是少见的。中国人对“学而优则仕”传统虽有各种褒贬,但是家长们培育子女的心情之切,仍然是全世界少见的。此外,亚洲人较少有西方那种浪费、奢华和纵欲主义等恶习。与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国内储蓄率相对较高。
长期以来,中、日、韩等国分享着儒教文化的传统。但由于各国扬弃传统文化条件和方式不同,三国在把握“经济起飞”历史契机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日本对于传统东亚文化的反思是最早的。在江户时代,葡萄牙人的远征日本和其后天主教的传播使日本文化增加了“西学”成分。明治维新之后又出现第二次学习西方文化的高潮。二战结束后,日本人更是倒向西方。日本的天皇制度(君主立宪)一定意义上是英国“光荣革命”的翻版。其实质是分离民族国家的拥有权和行政权。这种最高层次的“非纵”事件对于各级政府及社会各层的影响是深远的。日本的专利制度是本世纪初从美国学来的,其实质是激励和保护个人创造。日本人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对西方文化既全面汲取而又不“拿来主义”。例如,他们对“纵欲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就始终是戒备森严的。此外,日本人在对传统东亚文化的长处,如团队精神、服从意识、勤俭美德和重视教育等方面,也一直成功地采取了发扬光大的态度。
韩国吸收西方文化时间较晚,力度也不像日本。由于日本的殖民和美军的进入,以及后来的“美援”,韩国吸收了很多日本和美国的经济管理经验。但韩国的经济起飞主要还是在东亚文化的框架内完成的。属于权威主义范畴的政府在统摄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强化团队、推迟享乐、严明纪律、忠诚奉献、重视教育等,对于韩国经济起飞的作用显然都不可低估。韩国现在已经越过“统制经济”时期和“权贵资本”时期,并正在进入“经济自由发展”时期,经济成功正在导致一种真正的制度创新。
如果说日本赶上了产业革命之后的世界第一次工业文明的浪潮,韩国在战后赶上了第二次工业文明浪潮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国正在抓住以信息革命为主体的第三次工业文明浪潮。
中国经济改革的比较成功,原因很多。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了正确的扬弃。破除迷信,干部年轻化、专业化,一定意义上都是一种“非纵”。加之倡导勤俭美德、科教兴国,更加有利经济持续发展。


查看完整版本: [-- 东亚经济与传统文化之扬弃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