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用辩证法指导贫困地区发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3月 -> 用辩证法指导贫困地区发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增光 1996-03-30 00:00

用辩证法指导贫困地区发展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用辩证法指导贫困地区发展
陈增光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强调: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这无疑是正确的。要看到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贫困地区也不是孤立的,是全国整体的一个部分。这就是我们考虑贫困地区发展必须正视的现实。我们要学习唯物辩证法,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的最根本的法则。”“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74页)要求我们善于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因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因此,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研究、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矛盾,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矛盾及其关系,才能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1.自力更生与外部推动的关系。任何地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因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贫困地区的立足点。对贫困地区来说,广大干部群众的不等不靠的自立自强精神,以干促上的积极进取精神,是摆脱贫困的力量源泉,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其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使他们广开致富门路。但是,唯物辩证法并不排除外力的作用。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种种原因,要真正解开几千年形成的贫困链条,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有外力的有效推动。如国家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在资金、物资、项目、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政策上正确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由于贫困地区大都以农业经济为主,多给予少索取,可进一步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调整工业布局以引导某些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以增强经济不发达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经济落后地区投资等,以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先进地区从横向联合、对口支援等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增强其造血功能等。这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不应忘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贫困地区要勇于破除封闭意识,主动走出去,扩大外引内联,争取更多外力的推动。
2.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关系。归根到底,贫困地区要靠发展生产力,才能根本摆脱贫困。因此,第一位任务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突出改善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但是,质与量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量就不可能有质;而没有质的量,是不可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甚至事倍功半。应该认识到,经济集约型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当今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无不重视集约型的发展方式。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缓慢的根本原因。一般说,粗放型经济,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阶段呈现的状态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根本上说,如果停留这一阶段上,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所以,贫困地区更要注重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把重点逐步转移到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认为,贫困地区全面准确地把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适应这个转变,推动这一转变,就能够比较快地发展自己,甚至后来居上,否则,就难于从不发达地区转变为发达地区。
3.资源开发与市场导向的关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既有新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要善于处理其劣势与优势的关系,努力促进劣势矛盾地位的转变。据1990年国家统计局资料计算,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中98.5%分布在农村,均有以下特征:一是多为山区、老区,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二是经济开发起点低、起步迟、底子薄;三是群众商品意识淡薄,在大规模、全方位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但是,另一方面,贫困地区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蕴藏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因而可以通过努力促进矛盾地位的转变,就是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市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是,过去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离开资源的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产业,而离开市场需求的产业则是没有前途的产业。为此,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优势资源,确定目标,集中突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迅速形成经济规模,在市场竞争中力争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应看到,中国的小康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拟定的农村小康测定指标测算,十项指标有把握如期达标,合计权重占45%,另有55%权重的六项体系指标实现目标有一定难度,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小康的核心指标,它所占权重为30%。(据《实现小康的难点何在?》,《经济日报》1995.11.6)因此,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应是贫困地区摆脱贫穷有待解决的主要矛盾。这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把资源开发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奔小康紧密结合起来。包括用好扶贫资金,努力培植“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组织农户连片开发,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实行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有效地引导农民走上市场,以有效地解决贫困农民致富无门路,生产无技术,产品出售难等一系列难题,力争取得富民强区的双重效果。
4·发展经济与提高人的素质的关系。摆脱贫穷是个系统工程,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社会进步;既要注重物质文明又要注重精神文明,特别是人的素质的提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人是决定的因素。当前,从某种意义说,人的素质低,是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矛盾。这些地区长期受自然经济观念的影响,生产方式单一,市场发育缓慢,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而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传统习惯、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一些陈规陋习仍然是贫困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无形桎梏。由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落后,农民受教育时间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总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了很高比例,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为此,我们不能见物不见人,不能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而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人的问题这个主要矛盾的转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不言而喻,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系到区域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问题。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应以教育为本。这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加强贫困地区的扫盲、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转变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在推进资源开发进程中,通过培训等工作,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经济的发展找到坚实的生长点,形成经济发展与人的素质互相提高的良好格局。


查看完整版本: [-- 用辩证法指导贫困地区发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