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冷静的选择——云南转换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3月 -> 冷静的选择——云南转换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仁臣任维东 1996-03-31 00:00

冷静的选择——云南转换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冷静的选择
——云南转换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本报记者李仁臣任维东
编者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转换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是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云南在转换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方面抓的几件实事说明,当我们渴望发展,不断驱动经济车轮快速运转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忘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努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学习、宣传、贯彻“两会”精神,要把气势恢宏、催人奋进的跨世纪宏伟蓝图变成灿烂的现实,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都明白国家的奋斗目标和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密切关系,和每个地区、每个部门发展的关系,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通过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来推动总体目标的实现。
提到云南,令人不由得想起云烟、白药、石林、滇池、牛虎铜案、沧源崖画、东巴经、元谋人、虎跳峡、鲁布革……这许许多多堪称中国第一、天下无双的瑰宝。
彩云之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汉武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谢肇淛《滇略》)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高原各族儿女,一直向往发展。改革开放十七度春秋,这个属于中国西南部不发达省区的边远落后之地,奋起急追,使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不仅高于整个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近五年还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云南不再遥远,不再封闭。随着以绿孔雀为标志的云南航空公司将平安、吉祥、高效带至海内外;随着飞跃高山大川阻隔、遍及高原城乡的卫星电视,洞开了人们的心扉;随着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淘汰老掉牙的手摇电话,源源不断传递着外面世界的最新信息;随着鲁布革、漫湾水电站相继投产,为经济腾飞输送强大的能源……云南迎来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近五年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10%,财政收入从1979年的11亿多元,猛增到去年的200多亿元。日子是好过了一些,但与省委书记高严、省长和志强的交谈中,与上上下下的接触中,发现他们的头脑还是冷静的。他们没有忘记,就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而言,云南在全国倒数第二,全省还有6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
在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激励下,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冷静地思考,冷静地选择。
发展经济——须培育支柱产业
在发展地方经济中,云南最成功的一着棋是抓住机遇,发展“两烟”生产。那是在澜沧、耿马大地震之后,巨大的损失需要巨额资金重建家园。省委、省政府及时向中央申请了特殊救灾政策,充分发挥适宜烤烟生长的独特地理气候优势,高起点引进国外烟草先进加工技术,培育了一个“烟草王国”,建成亚洲最大、世界一流技术的玉溪卷烟厂,造就了一个见效快、积累多的以“烤烟、卷烟”为主的支柱产业,积累了财力,有力推动了整个云南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又给云南带来了支柱产业单一、风险大的弊端。
为了改变云南经济“一柱擎天”的“伞式结构”,形成有多根巨柱支撑的稳固的大厦,彻底摆脱贫困,实现经济的全面合理增长,云南在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加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培植新的产业群体,再造新的经济优势。
省长和志强,这位纳西族人民的儿子,50年代的“草鞋大学生”,和我们谈起云南“九五”发展构想时,显得深思熟虑:“发展经济,还是要抓支柱产业。什么都抓不可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不能搞趋同化,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为了真正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除了继续抓好烟草产业的同时,今后重点培育的是旅游、磷化工和以食品工业为重点的生物资源开发等产值超百亿的几大支柱产业。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樊高潮告诉我们,当初省里要求版纳大力发展旅游,许多人还想不通,认为不如砍树种橡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转变观念。版纳旅游业迅猛崛起,带动了基础设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百姓增收致富,州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版纳如此,整个云南经济的发展也如此。新兴的支柱产业已经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云南旅游业已跨入全国旅游十强省行列;花卉、香料、生物制药、咖啡等一大批拥有广阔市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的项目已进入开发实施阶段。仅花卉一项,到去年底云南生产鲜切花2亿多枝,盆花120万盆,产值达6000多万元,创汇400万美元,成为全国花卉业之最。
科教兴滇——先兴科教
在云南4000万人口中,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个文盲、半文盲。劳动者素质低,是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高严深入阿佤山调查,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基础设施太差,劳动者素质太低。提出要把科技和市场经济引入阿佤山这样的地区,必须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
“科教兴滇,先兴科教”——这就是结论。
省科技大会宣布,给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博士生导师每人每月500元补助,给在云南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每人每月1000元的特殊津贴。钱不多,主要体现一个导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人才快速成长,发挥作用。
“送粮送衣,不如送科技。”这是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从实践中悟出的道理。
这些年来,云南抓教育投入上百亿元,今后5年计划通过多渠道筹款40亿元用于普及义务教育。同时花大气力推广科技知识,发展高科技产业,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5%上升到29%,在全省建立科技示范村1100多个,科技示范户25万多个,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3600多个,科技之火在这片热土越烧越旺。
加三达哈,是宁蒗彝族自治县一位60来岁的老汉,解放前是奴隶娃子,至今不会说汉话。他在科技人员指导下,种了70多亩苹果,年收入数万元,一下子就摆脱了贫困。在他新盖的瓦房里,房梁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正房里摆放着电视机、电饭煲、收录机。
宁蒗彝族自治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云南首次应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指导农业生产实现“低耗高效”目标,参加这个系统的农户已达12000多户,作物面积达5万亩。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42岁的扎西米拉,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学会合理施肥,懂得了条播、机播等科学种植知识,现在亩产青稞达200多公斤,一年收入上万元。他向记者表示:“以前这里的人不相信科学技术,现在家家都懂得科学种青稞。以后州农科所要是再来教技术,我还要学。”
依靠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带动经济超越,在云南已形成共识。省里决定实施18项生物资源开发、农业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等“八大科技工程”,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还主动与中国科学院达成协议,联合进行科研开发,由云南出资5000万元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基金。
环境有价——为了可持续发展
滇池,是云南人的骄傲。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孙髯翁脍炙人口的长联,仍悬挂在昆明大观楼楹柱上,但茫茫滇池“五百里”早已成为历史,池面减少二百里是不争的事实。
滇池污染,是云南人的一块心病。
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内陆湖泊,具有蓄水供水、调节气候、水产养殖、旅游、发电等多种功能,一直是昆明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滇池是一面弄脏的镜子,它告诫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保护环境。在现代化建设中,不能搞竭泽而渔。我们这一代人要发展,也要让下一代人发展;我们这一代人要发展好,还要让下一代人发展得更好;上一代人的发展要为下一代人的发展创造更优化的环境和条件,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滇池无言,但是科学家们警告说: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要不了多久,这颗明珠将从地球上消失!
三年前,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过问下,云南决定用18年时间,投入30多亿元,根治滇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大规模整治滇池的序幕拉开了。
在西园隧道通水前,我们在工程副指挥长、昆明市副市长徐之信和省水利厅邓副厅长陪同下,先看了对污染严重水域起分割作用的船闸,又脚踩泥泞,深入隧道400米,了解隧道建设情况。
这个隧道,耗资2亿元,从西山底下穿过,起“清污分流,蓄清排污”作用,是治理滇池污染的第一期工程。
徐之信言辞恳切:“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很大,计划采取生物的、工程的、法律的、经济的综合措施来治理滇池。我们不愿做历史的罪人!”
诚哉斯言!
如今云南许多地方的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
拥有中国唯一、也是世界之三的天然螺旋藻生长湖泊——程海的丽江地区永胜县,近来在国家科委、省科委扶持下,引进先进生物技术开发螺旋藻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为防止污染程海湖,永胜县人大出台了“程海保护条例”,使环保走上法制轨道。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以前当地群众不知道橄榄树的价值,乱砍滥伐,自从与省里的天成实业公司联合开发,利用野生橄榄制造具有抗癌、止咳等作用的天然橄榄汁后,原来不值钱的橄榄树身价倍增,群众自己就注意保护了。
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云南干部群众逐渐认识到:要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既不能以牺牲宝贵的生态环境做代价,也不能对有限的资源过度索取,否则必将牺牲中长期的利益,牺牲最终的发展。(附图片)
压题照片:没有污染、被誉为“女儿国”的沪沽湖现已成为旅游热点。本报记者任维东摄


查看完整版本: [-- 冷静的选择——云南转换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