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缅怀西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3月 -> 缅怀西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冯惠明 1996-03-31 00:00

缅怀西林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缅怀西林
冯惠明
今年2月莫斯科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大使馆的几个同事怀着沉痛的心情去参加一位俄罗斯老人的葬礼。这位老人名叫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这个名字对于现代的年轻中国人来说,也许是陌生的,然而对于一些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们,却还记忆犹新。
葬礼简朴、肃穆、隆重。当我听到悼词中回顾他在中国那段不平凡的经历时,我的悲哀难以言表。我在心里呼唤: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你就这样匆匆走了么?前几天你还表示要再次访问中国,想不到这竟成了你永久的遗憾。愿你的灵魂飘往中国,在你梦牵魂绕的扬子江桥头得到安歇……
40年前,西林作为苏联专家组组长与中国建设者一起,承担了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重任。在大桥的设计阶段,专家们遇到严重困难:大江水深流急,无法用传统的沉井方法建设桥墩基础。关键时刻,西林大胆提出采用管柱钻孔法修建深水基础的方案,同时还设计试验新的设备。大桥的建设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艰苦的建桥岁月里,西林倾注了全部心血。哪里有困难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雨淋,使他患上严重关节炎,并住进了医院。但在施工紧张阶段,他毅然又搬回工地……1957年秋,大桥终于竣工。中国铁道部授予西林和其他苏联专家由周总理亲笔签名的感谢状。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建桥史上一座划时代丰碑载入史册。
其实,西林帮助中国建的大桥何止武汉长江大桥。他的足迹到过松辽平原、中州大地、陇南高原、四川盆地,参加过成渝、天兰、兰新铁路的桥梁建设。他和中国的铁路建设者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一起住过山庙、窑洞、草屋,喝过难咽的苦水,踏过泥泞的小路……
西林以他卓越的才华和丰硕的成果,赢得了他应得的荣誉。他是前苏联和俄罗斯著名的桥梁专家,列宁勋章获得者,劳动英雄,俄罗斯功勋发明家,博士、教授,他还兼任俄中友协常务理事。
8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西林几乎年年来中国。他充分利用在苏联和俄罗斯科技界的声望以及与中国同行的密切关系,为双方铁路交通部门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1993年5月,他率代表团来中国考察斜拉桥的建设,并在武汉度过了80岁生日。他伫立大桥桥头,久久凝望着巨龙般横跨大江的桥体和那巍峨屹立在滔滔江水中的桥墩,感慨万端:“36年了,大桥经住了考验,以后它也能经得住考验……”朴实无华的语言,就像他的性格和为人。
今年1月,西林在他莫斯科的办公室里,兴奋地向笔者表示,今年4月份他准备再次应邀访问中国。他深情地说:中国是我的第二祖国,我时常在思念着她。
然而他想再去中国的打算却成了他的遗愿。当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我的心一连几天不能平静,他的音容笑貌总在脑际萦绕。我在想,我们中国人失去了一位值得尊敬的忠实朋友,中俄两国失去了一位架桥的老人。此刻,当我提笔写文纪念他的时候,我记起他曾告诉过我的一件事,使我感到一丝欣慰:他正上大学的孙女卡佳,正孜孜不倦地攻读中文,她希望有机会到中国学习和生活。或许,卡佳受她祖父的影响,已深深爱上了中国……(附图片)
图为西林老人生前在工作


查看完整版本: [-- 缅怀西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