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7.5亿亩灌区在期待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4月 -> 7.5亿亩灌区在期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蒋亚平 1996-04-30 00:00

7.5亿亩灌区在期待

第2版(经济)
专栏:来自水的报道之四

  水利投资因大江大河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只要有可能,便全力以赴;田间设施,与农户柴米油盐密切相关,也日有起色;位于中间的相关灌溉设施,则显得落落寡欢——
7.5亿亩灌区在期待
本报记者蒋亚平

中国的水利事业正发生历史性转折。水利第一次被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国家在财力很不宽松的情况下,向一批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投下重资。三峡、小浪底、万家寨等工程依序拉开帷幕,轰轰烈烈,振奋人心。
在这一番紧锣密鼓中,有一处领域,却显得相对冷清,这便是占我国一半耕地面积以上的灌区。
中国曾被喻为“治水社会”,其主要特征,便是灌溉农业,人们把依靠各种大小水利工程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统称灌区。
1949年以来,我国灌溉面积由低标准的2.4亿亩,发展到7.5亿亩。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重,由16.3%提高到52.6%。各类水利设施供水能力达到5400亿立方米。
人们发现,灌区发展与粮食增长之间,显示出密切的关系。同期,全国粮食单产由69公斤提高到271公斤,总产量由1132亿公斤,增长到4500亿公斤。目前灌区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80%,棉花占90%,蔬菜占95%。

进入80年代以来,灌区已经逐渐失去往日那种蓬勃发展的势头,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事实上1980年至1990年十年间,全国虽新增灌溉面积1.19亿亩,但扣除减少的1.26亿亩,同期净减700万亩。
“八五”以来,情况有所改善。但1990年至1995年,全国灌溉面积仅净增1700万亩。在1990年至1994年,有9个省灌溉面积出现负增长,如江苏净减218万亩,广东减188万亩,黑龙江减95万亩,湖北减32万亩。
考虑到减少的灌区大都是南方一些传统的高产稳产农田,而新增的则是一些贫瘠地区,“八五”前4年净增的灌溉面积的效益,则要大打折扣。
一是灌溉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效益递减。我国现在灌溉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普遍老化损坏严重,效益衰减。据对195处大型灌区调查,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有20%已报废和失效,众多泵站带病运行,高能低效。
二是投入不足。在水利基本建设中,灌溉工程的投入比重,由以前最高的31%,降到1994年的10%。
水源紧缺和水质严重污染,使灌区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水源枯竭,“农转非”和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使许多农田灌溉设施成为“无米之炊”。严重污染则使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用水如同“饮鸠止渴”。

灌区的严峻形势,在80年代末期已经引起有关方面注意。一是从领导和规划上重视,国家计委和水利部曾专门下达了灌溉面积发展计划;二是寄希望有偿用水、提高水费,以增加灌区自我发展能力。
执行的情况却差强人意。从“八五”前4年看,新增灌溉面积超过计划近900万亩,减少灌溉面积却超过控制指标的1500万亩。初步分析,距“八五”净增3000万亩的计划差300多万亩。据水利部农水处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开发、工矿企业建设占地过多以及灌溉工程老化失修加剧,衰减速度递增。
“以水养水”的构想,由于一些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农产品价格未完全与市场并轨,地方财政拮据和水利工程所特有的社会福利性,很难实施。
灌区的这种现状,与我国农产品尤其粮食增长对水利的要求,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按照国家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需要,“九五”期间规划应净增灌溉面积5000万亩。但是,有关专家指出,至少到目前为止,由于发展新面积投资缺乏,又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控制减少,这一任务很难完成。

我国水利建设的投资,大致可分为三块:一是治理大江大河,包括兴建各类综合水利工程;二是田间水利设施配套;第三便是灌区内的各种渠道、泵站等设备、设施的建设。
90年代以来,在水利总投资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增加的投入,绝大部分用在大江大河大工程和田间设施上了,对灌区的投入没有相应增长。
这就很可能在我国整个水利设施建设中,出现一个断点。正如人们比喻的:城市的水厂是一流的,家中的龙头是齐全的,当中的各种管道却残破不全。结果是水厂和龙头的效益都不能有效发挥。
水利投资结构上的这种不均衡,与目前投资体制大有关系。大江大河,大型工程,涉及到国计民生,国家只要有可能,便全力以赴。田间设施,与农户柴米油盐密切相关,近年又有农业综合开发强有力支持,日有起色。
位于中间的相关灌溉设施,则显得落落寡欢,中央政府希望地方多多关照。资金紧缺的地方政府,则大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回报更高的地方。
指望目前负责灌区设施经营的水利有关部门独挑大梁,目前看来甚为艰难。水费偏低、水费难收,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相当一批灌区的水利企业现状,类似目前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制不活,包袱甚重,养活庞大的职工队伍已为不易,很难有余力投入资金进行必需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相关人士认为,在传统的思路里,针对上述灌区各种问题,于大事无补,关键还是要在下面四个问题上,有所改变,有所突破。
首先还是要真正坚持把水利建设放在基础设施建设首位。为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在保证落实农民利益前提下,切实执行有偿用水,等价用水的规定,唯有这样,灌区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水利投资的结构。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现水利建设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大型水利工程设施仍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最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能否从中挤出一部分用于灌区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甚至能否考虑暂缓投资一些有待进一步规划的大型项目,将这部分资金用以解决灌区问题。
第三个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重视。由于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明显,灌区建设也不能再走以前粗放型的老路,而应下大决心发展节水灌溉。为此,水利灌溉设施的设计和修建,必须作出根本性改变。
在某种意义上,最为紧要的则是如何深化水利改革,使灌区逐步步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轨道。由于水利的特殊性,这一问题似乎被有意无意地暂搁一旁。此关不过,灌区无望。
事情正在出现转机。水利部农水司司长张岳告诉记者,在经过多年努力后,从1995年开始,国家计委每年划出4000万元专款,用于大型灌区的工程改造试点。尽管是杯水车薪,却是个好开头。但愿这是一场序幕,我国未来的灌区发展会好戏连台!


查看完整版本: [-- 7.5亿亩灌区在期待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