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江浙服装何以称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4月 -> 江浙服装何以称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彭嘉陵 1996-04-30 00:00

江浙服装何以称雄?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江浙服装何以称雄?
本报记者彭嘉陵
1994年我国服装八强有六强在江浙,国产名牌衬衫近半产自江浙,十大名牌西服五个出自江浙——
1995年,我国服装企业利税超过5000万元的有8家企业,它们是茉织华、杉杉、雅戈尔、雪豹、天歌、津达、兽王、三友。其中除天歌和津达分别为四川和天津的企业外,其余6强在江浙。
中国衬衫39个名牌和精品中,有17个为江浙所产;中国10大名牌西服,有5个出自江浙。
江浙服装业为何能称雄全国呢?
机制灵活
记者在江苏红豆集团公司见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该公司西服厂、衬衫厂、羊毛衫厂、童装厂、时装厂、领带厂等,都是两家。问及原因,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耀庭解释说,这是为了在集团内部形成相互竞争的机制。该集团现有8个直属公司,每个公司下属8个厂,生产品种相互交叉,目的就在于相互激励,走出车间就是国内市场,走出厂门就是国际市场。
宁波杉杉集团公司有32家企业,总部仅二三十人,只管宏观决策和项目投资、下属公司经理的任命等,实行联邦制的管理体制,各企业有百分之百的自主权。集团公司有一个8人的审计队伍,每半年对下属公司审计一次,企业经营业绩靠审计来决定,而不是只看报表。
紧紧把握市场脉搏,是江浙服装企业成功的关键。江苏太仓雅鹿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顾振华说,必须在产品最畅销时就设计出新款替代产品。雅鹿的主打产品休闲西装,款式多,更新快,没有库存。
最近几年外贸服装企业日子难过,浙江野风集团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从过去主要生产衬衫,逐步转向女装、羊毛衫、牛仔服、休闲服、童装等,多品种、小批量,并逐步拓展国内市场,很快摆脱困境。
外贸服装企业日子难过的另一原因是量虽大而利薄。中日合资的南通三友集团公司通过几年合资,掌握了短平快的应变能力。日本市场连续三年不景气,三友积极应变,从过去面料进口到出产品2个月时间缩短为现在的45天。同时发挥设计和做工优势,打出内销品牌。
尤为难得的是,这些发展相当不错的企业都深深知道自己先天不足——员工过去大部分是农民或街道企业职工。因此,有了较雄厚的实力,便想办法弥补自身缺陷。
借用“外脑”
地处浙江宁海的著名童装生产企业——一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年前独步国内童装市场,而今国内其他童装企业跟上来了,港台童装也抢占了很大一块市场。“一休”意识到优势渐去,但经过很多努力没找到问题的症结。怎么办?他们眼睛向外,请北京、上海的专家、企业家来会诊。毛病找到了——地处偏僻,信息不灵。1996年春节刚过,“一休”就将总部从宁海搬到了信息灵通、交通便捷的上海;同时,全国电脑联网的工程开始启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传统习惯。江苏红豆集团公司彻底打破这种陈旧观念,量才广用八方人。集团现有700名大学生,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红豆几乎没有自己的设计师,而以招标的方式向全社会购买设计;衬衫质量不过关,他们以年薪40万元从台湾请来著名的技术和管理专家;西服工艺把握不好,他们又以年薪84万元从日本大阪请来著名的西服专家。
江浙服装企业得以迅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传统优势与现代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宁波奉化制衣业历史悠久,奉帮裁缝走遍天下,第一件中山装和第一件国产西装都出自这里。
不少如今早已在全国大名鼎鼎的服装企业,当年几乎都是上海的外加工厂。奉化罗蒙西服就曾是上海培罗蒙的加工厂,江苏雅鹿集团替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和人立服装商店加工。许多企业初建时利用离上海近的优势,聘请上海的技术及市场营销人员做顾问。有些在替人打工的过程中,从技术到管理,到经营,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中后期才纷纷自创牌子。
他们利用对上海市场十分熟悉的优势,近几年纷纷打进上海市场,有的还积极筹划把总部迁往大上海,以尽快把握市场风云变幻。
同时,地处绍兴的中国轻纺城,也为江浙的服装企业添柴加薪,使其如虎添翼。质量不错、品种齐全、价格低廉的各类服装面料,使周围的服装企业降低了成本。
目前,江浙服装企业的优势已经形成,人们期待着他们早日真正打出自己的出口品牌,让中国服装走向世界。


查看完整版本: [-- 江浙服装何以称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