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公仆风范精神永存——记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林炳熙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5月 -> 公仆风范精神永存——记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林炳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芝晓黄金森陈向京潘帝都 1996-05-31 00:00

公仆风范精神永存——记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林炳熙

第4版(要闻)
专栏:

  公仆风范精神永存
——记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林炳熙
福建日报记者黄芝晓黄金森陈向京本报记者潘帝都
1995年9月2日晚,年仅48岁的福建省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计划科科长、长乐国际机场建设总公司场道工程部经理林炳熙,因工作劳累过度不幸去世。
殡仪馆大厅里,花圈如云,悼念者如云,哀乐和哽咽抽泣声撕心裂肺。
一个普普通通的干部,用他的勤奋、奉献、清廉、节俭,塑造了人民公仆的风范和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崇敬。
鞠躬尽瘁
盛夏的福州,骄阳似火。全身心扑在机场建设上的林炳熙,在滚烫的机场跑道上,在蒸笼似的简易工棚中没日没夜地工作。
请看他生命最后几天的工作日程表:
8月23日,为了攻克机场跑道道面设置上的一个难题,他顶着酷暑率员赴郑州、武汉、上海等机场考察。27日,途中中暑。28日下午,自上海返福州,拖着病体,连夜赶写考察报告。29日,机场跑道施工现场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他带病坚持工作9小时。30日,继续在工地工作,晚上回家,病情加重,仍强忍着整理考察带回来的资料。31日一早,他不顾妻子劝阻,执意赶到40多公里外的机场,沿着5公里长的外排水线一步步地检查过去,回到工棚时,已近下午1点。9月1日,林炳熙发烧39.5摄氏度,出现尿频尿急现象。上午,他仍支撑着主持召开了机场南进场路海堤工程协调会;下午,与有关人员一起研究跑道道面施工;之后,顶着酷热一步步检查了长达3.6公里的跑道和滑行道。晚上,开始出现无尿现象。
9月2日早上,他躺在床上,面色发青,嘴唇乌黑。机场领导知道后要派车送他去福州看病。他说:“今天,国家民航总局的领导要来审定跑道道面设计方案,我情况比较了解,我绝不能走!”中午,送走了民航总局领导,大家硬把他送到医院。
福州市卫生局调来了最优秀的专家抢救。但是,晚了。由于中暑、高热引起的脑水肿,林炳熙到医院后仅5个小时,就停止了呼吸。在医院指挥抢救的福州市副市长林永诚失声痛哭:“老林是累死的!”
25年来,林炳熙不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不停地运转。
人们不会忘记,福州一条条宽敞的大道、一座座矗立的立交桥,洒下了林炳熙辛勤的汗水,留下他闪光的足迹。他在担任指挥6年多的时间里,共修建15条路和两座立交桥。为了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工期和路的质量,他几乎放弃所有的节假日,几乎每天都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有好几次,他下半夜骑车回家,困得迷迷糊糊,打开杂物间后,竟把别人的自行车推进了杂物间,自己的车仍放在外面。修建通往福州机场的迎宾路,他工作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整整半个月没回家。
1993年,长乐国际机场筹建,组织上决定调林炳熙负责机场场道工程部工作。此时,他儿子正参加高考,妻子身体不好,双亲年事又高,家里多么需要他留下。可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带着行李来到机场。工地上生活十分艰苦。但收入反而减少了,没有了奖金,工资袋里每月少了几百元。为了机场建设,精神的力量足以战胜一时物质的匮乏。他以身作则,带头克服困难。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昏迷状态中,他嘴里依然念叨着:“一区二区三区,这里还要上两车土!”“绝对不能干砌!这会毁了机场。”
工作,工作,奋不顾身地为党、为人民的事业竭尽全力地工作,这已经成为林炳熙生命的一部分。
无私奉献
林炳熙常说:“如果人人都给国家省点钱,国家就会富起来;如果人人都浪费一点,国家就会穷下去。”同事们说:“谁浪费国家一分钱,就像挖了老林心头的一块肉。”
去年初夏的一天,林炳熙从机场回来,满脸的不高兴。他搬出许多资料,写啊,画啊,搓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吃饭也发呆。妻子吓坏了,不知出了什么事。原来,一笔事关330万元的经费该不该花的问题使他焦虑不安。机场南进场路,原计划做震冲处理,林炳熙苦心琢磨,作了详细地质调查,并调阅了大量资料,果断提出不要做震冲。他的建议被论证采纳,为国家节省了330万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林炳熙和他的同事们提的合理化建议,已使长乐国际机场节省了近2000万元资金。
林炳熙对施工管理费,项项精打细算,简直到了“苛刻”的程度。他当道路建设指挥,东奔西跑,领导叫他配部手提电话,他嫌花钱多,只配了一部数字传呼机。大热天,坐车在工地跑,他不让开空调,怕多耗汽油;夏日出差,舍不得住有空调的酒店,而是住4人间低档旅社……
林炳熙全身心地投入到省城路桥建设事业上,别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修洋头口立交桥那年夏天,一天傍晚,他从工地上回家拿东西。儿子发烧到了40摄氏度,家里老人心急如焚,催他快带孩子去医院。他却说:“他妈妈快下班了,我已留下纸条,请她带孩子上医院。”说完,又上工地去了。
198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几乎全是木结构的透龙街离他家不远处失火了!妻子火急火燎地打电话告诉他,可他说:“我正在开协调会,实在走不开,过会儿再说。”半小时后,周围的人家都已搬空,大火眼看就要烧到家门口了,他才急匆匆带着几个人赶回来,多亏消防队劈开了防火通道,他家才幸免于难。
类似情况,不知遇过多少回,林炳熙父母和妻子说,每一回他总是内疚地把两手一摊:“实在没办法。”可是,工作上有再大的困难,林炳熙都是有办法的。
两袖清风
1983年,林炳熙担任福州市道路修建指挥部指挥,手中有了工程发包权、质量检验权、工程款审批权之后,他给自己约法三章:不利用职权谋私,不给亲戚朋友开方便之门,不贪图享受,率先垂范。
每逢年终或工程竣工,有的施工队为了答谢,送来红包。他说:“你要送红包就别在我这里干活。”一次,一位包工头带着“条子”,自称某领导的亲戚,要求给一个工程,林炳熙照样按指挥部的规矩办。那人碰壁而去,后来递条的人就少了。
1992年,一场强台风把他家年久失修的祖宅刮坍了一半。一个工头得悉,要帮他修好并加盖一层楼,当然也带了一条小小的“尾巴”——要求林炳熙给他一条路的工程。林炳熙严词拒绝。他自己请了几个小工,让年迈的老母亲守在门口,拉一车沙,付一车沙钱;运一车砖,给一车砖钱;做一天工,算一天工钱,自己掏钱修复了坍掉的房。
林炳熙常说,一个人生活上不计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经他签字支出的工程款达5亿多元,可他生活简朴得让人不敢相信。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进卡拉OK厅;脚上穿的翻毛皮鞋,是十几年前在江西煤炭局时单位发的;平常穿的“的卡”中山装,已洗得发白;他一生穿过的唯一一套西装,是他的妻子用工作服改做的。1965年做的一件蓝棉袄,已经有30多块补丁,他还带到机场,说风大可以挡挡风。
没有到过林炳熙家的人也许不信,手下有那么多工程队的林指挥,两房一小厅的50来平方米房子,住了8年竟没有任何装修;家里摆设也无法再简单了:三个旧箱子用布一遮,权充装饰台,几张椅子用麻绳或塑料绳捆着支撑着;打开衣箱,竟挑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
儿子曾有个出国进修机会,可是,因经费负担不起,被迫放弃了。林炳熙的心阵阵发酸。他儿子至今还记得当时父亲红着眼圈,拉着他的手说:“爸爸对不起你。”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他自己的愿望:“我这辈子求的就是离开这个世界时,能够清清白白,没有做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
斯人已去矣,其魂也永存。最近中共福建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广大干部、党员向林炳熙学习,他的事迹被福州歌舞剧团编写成歌舞剧,演出近百场,感染了成千上万观众。一个学习林炳熙的热潮正在八闽大地掀起。


查看完整版本: [-- 公仆风范精神永存——记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林炳熙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