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专家评估“863”实施十年成果令人瞩目“九五”为收获期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5月 -> 专家评估“863”实施十年成果令人瞩目“九五”为收获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祖甲 1996-05-31 00:00

专家评估“863”实施十年成果令人瞩目“九五”为收获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863”计划十年巡礼

  专家评估“863”实施十年
成果令人瞩目“九五”为收获期
本报讯记者陈祖甲报道:最新的一份专家评估报告表明,我国“863计划”实施10年,基本实现计划的阶段性既定目标,“九五”期间将是成果应用的高峰期和面向下世纪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播种期。科技界和产业界对此都十分关注。
这份评估报告是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在今年年初完成的。这次长达几个月的评估工作,积累了系统规范的统计数据,重点采集一些行政渠道所不易获得的信息,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比较,回答了一些计划实施中的热点问题。
评估采取定性和定量、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有的主题专家和部门科技领导,评估工作组还作了登门面访。据了解,这类由独立科技咨询机构对政府计划实行评估工作,在我国是1994年开始的。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这还是第一次。
评估报告肯定了“863计划”实施10年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在以往的10年中,“863计划”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以比国外少得多的资金投入和时间,缩小了我国同先进国家的差距,突破了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某些方面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在国际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大多数参加评估的专家将“863计划”对我国整体科技水平所做的贡献列在所有科技计划的第一位。
“863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持续有效地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估报告认为,整个“863计划”成果的技术水平较高,84.3%的成果近期可用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应用将有可能改变我国粮食产量多年徘徊的僵局;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为我国棉花生产提供有效的抗虫技术途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运用为我国制造企业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863”成果的应用增加了我国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期,增强企业开拓市场的应变能力,替代进口,促进消化吸收,对我国产业变化增长方式有较大的影响。
评估报告也指出,“863计划”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虽初见成效,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评估表明,多数企业应用成果的时间在成果产生后1—3年,保持其先进水平的平均周期至少有3年左右,有的可达到5年。70%的科技界、产业界的行家对“863计划”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强调,“九五”期间是我国应用“863”成果的高峰期,应配置人力和经费,加强中间转化和应用工作,将“解决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放在第一位。
评估报告还谈到,在“863计划”实施中,企业参与程度同国际高科技计划的差距较大。承担“863”项目的企业仅占5%,这种状况有待改变。
评估工作组对“863计划”的管理作了调查。“863计划”实行了在政府指导下,专家参与管理的机制。这是我国科技计划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评估结果显示,“863计划”的专家管理机制运行良好,各界人士对此思路表示首肯。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诸如专家结构合理化和局限性、公平与选择、专家的管理素质提高与保持学术优势、专家组织系统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以及管理过程的透明度等矛盾和问题,值得探索和改进。
“863计划”聚集了我国一批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精英,“863计划”的队伍每年稳定在1万人左右,45岁以下的占55.3%,成为高科技研究人员的培训基地。10年中培养研究生5500余人,其中博士后207人,博士1494人。“863计划”还吸引一批留学人员回归,报效祖国,占研究开发人员的5%。
然而,评估报告指出,目前“863计划”执行骨干的年龄结构存在老化现象,课题负责人平均年龄为52.5岁,缺乏青年骨干。高技术产业化工程人员严重不足,成为高科技产业化的制约。报告建议,“九五”期间,“863”课题负责人的层次需要相对稳定,发挥中青年骨干的作用,培养35岁以下人才,为我国下世纪高技术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查看完整版本: [-- 专家评估“863”实施十年成果令人瞩目“九五”为收获期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