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装裱之子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5月 -> 装裱之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富民 1996-05-31 00:00

装裱之子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装裱之子
刘富民
1994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国际博览会上,一台获得中国国家专利和亚太国际博览会银奖的远红外单辐射式自动书画装裱机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客商和新闻记者。人们围住机器目不转睛地注视机器主人作现场操作表演。只见他把一幅裁剪、粘贴好的书法条幅放到机器上,启动电钮,机器上板徐徐地落到裱件上,约过5分钟,一幅平整、干爽、亮丽的书法装裱成品便以崭新的风采展现在人们眼前。
如此高超的工艺水平、如此快捷的速度,使一些懂行的人都惊呆了。人工装裱一幅字画,各种工序有30多道,要几天才能完成,而这个速度,在国内还从没见过。
这台装裱机的研制者,就是河南省辉县市书画装裱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昱林。张昱林出生在河南辉县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喜欢绘画。14岁那年,他到新乡专习国画及其装裱技术。
当看着一幅幅皱巴巴的书画经过老师的精心装裱,就像变魔术似的一下子变得光彩照人,他不禁为装裱技术的魅力暗暗叫绝,他决心一定要掌握这门技术,将来当一名装裱师。
在装裱实践中,他时常为画心崩裂、起皱起泡、成品瓦卷、工期长、效率低等问题而苦恼。而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再有名气的字画也最终难成精品,甚至还会因装裱失误,使一件艺术品全部毁掉。
为了达到装裱艺术的理想境界,他上下求索,遍访名师行家,却仍不得要领。
1988年,19岁的张昱林满怀雄心壮志,驱车北上,来到中国装裱行业的最高殿堂——北京荣宝斋自费拜师学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昱林在师傅们的教导下,有了长足进步,一些著名的书画大师的作品都拿来找他装裱。然而他的宏愿未偿,因为这里也是人工装裱。特别是在学艺期间,他听说的一件事使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一些日本人到店里买中国字画,拿剪刀当场把画心剪下来,把装裱物全部扔掉,并说:“你们中国的装裱不行的,我们日本是机器装裱,回去重新装裱,大大的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撞击着张昱林的心房。他一边继续在北京学习,一边抽空回到家乡组建研制班子,他决心要在家乡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辉县市科委领导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一个以张昱林为所长的“辉县市书画装裱新技术研究所”挂牌诞生了。为了把梦想早日变成现实,张昱林和工程师们日夜兼程。然而困难也接踵而至:没有经费、没有图纸资料、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张昱林和他的助手们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为筹措经费,他四处求援,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为了找资料,翻遍了图书馆的藏书;缺少原材料,就找别的东西代替。在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前,困难也好像变软了。长时间困扰着他们的熨烫板与工作台面张开弧度不够、操作费力的问题,经过他们八易设计方案,最终被攻克。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粘结剂配方了。这是能否延长艺术品的寿命,从而使装裱机的性能超过日本装裱机的关键。为此,他在研制粘结剂配方上绞尽了脑汁,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终于使装裱过的字画,干燥后能够完好无损地反复揭裱!
两度研制装裱机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历时9个年头的寒来暑往,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专家们认定,这台装裱机的各种性能均已超过日本的装裱机。特别是由于使用天然原料作为粘结剂和防腐剂,从而能防霉变、防虫蛀,能反复揭裱,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流传艺术品,这一重大优点是日本装裱机不能相比的。著名的书画家王琦、刘炳森、陈大章等纷纷表示祝贺。著名画家胡絜青挥毫题了10个大字:“精裱、揭裱方便,装裱快捷”。中国炎黄艺术研究馆馆长黄胄先生欣然将自己创作、收藏的一批书画精品交给小张装裱。齐白石的孙女、画家齐自来说:“齐家的画色浓墨重,人工装裱易跑色,装裱机装裱不仅不跑色,而且不怕虫蛀,这是许多老字号也比不了的。”全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说:“研制出装裱机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应向全国推广。”


查看完整版本: [-- 装裱之子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