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人生最后的奉献——记可敬的捐献遗体志愿者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6年06月 -> 人生最后的奉献——记可敬的捐献遗体志愿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龚永泉 1996-06-29 00:00

人生最后的奉献——记可敬的捐献遗体志愿者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特写

  人生最后的奉献
——记可敬的捐献遗体志愿者
本报记者龚永泉
南京出现了一批相约谢世后捐献遗体的志愿者,人数已达385人。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87岁,60岁以上的占85%,并有30多对夫妇。他们的共同意愿是,谢世后不开追悼会,不接受花圈挽幛,不用骨灰盒二次土葬;捐献遗体及可供移植的器官;骨灰用于育树造林。
乐将遗体献社会
“乐将遗体献社会,笑撒骨灰滋青翠。”今年1月,南京农科院68岁的副研究员皇甫垠会同老友退休干部阮鹏九、退休教师何文郁通过新闻媒介发出了志愿捐献遗体的倡议。
皇甫垠此愿由来已久。出差到外地,他看到青山绿水间不时会冒出一片墓地,白花花的十分刺眼,就向有关部门了解收集有关殡葬改革的情况。据了解,江苏的火化率已达98%以上,但火化后的骨灰安葬却一直是“老大难”。全省每年死亡人口约41万,其中火化后二次土葬的占70%以上,若按每亩地可安置80至100个墓穴计算,每年就要占地4000余亩。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在墓地营造上攀比斗富,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按照教学要求,医学院人体解剖课应是4个学生解剖一具尸体,南京几所医学院每年需要300多具遗体供授课用,可由于来源不足,十几个学生解剖一具尸体是常事。因此,皇甫垠联络老友决定把捐献遗体当作一项事业来办!
他们从报刊上收集了30多篇有关遗体、器官捐献及殡葬改革的文章,供有兴趣的老人阅读和有关部门参考。有的自己动手写科普文章在报上发表,一些志愿者还分片进行小组联谊活动。大家说:“志同道合使我们晚年多了一些新朋友,我们的人数会更多,生活会更潇洒!”
老人们的义举很快得到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南京市卫生、民政、园林及红十字会等部门联合召开了志愿捐献遗体论证会,副市长张连发热情肯定它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医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有利于殡葬改革与移风易俗,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推动绿化,要求着手建立捐献遗体的工作程序及制定有关规章,使这一移风易俗的举措走上正规。纪念林也在选址之中,一位科普工作者表示,一旦林址确定,可在林间广植寄生作物,养一批珍稀凤蝶,让彩蝶翩翩起舞,日夜相伴,使之成为新的人文科普景观。
笑谈生死抒胸臆
在皇甫垠家里,记者阅读了一封封辞意恳切的来信,感到分明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张直中写道:“死人是不知痛的,让医学院的莘莘学子在死人身上动千刀,是为了他们将来做医生在活人身上动好一刀。”东南大学名誉校长、原江苏省政协主席钱钟韩写道:“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及其社会影响,躯体只是精神运行的载体,逝世后并无独立保存的价值,更不宜与活人争地或增加社会负担,让它最后起点作用吧!”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何平与老伴抒怀:“人死不能复生,何必浪费钱财和同志们精力,且让人看了悲哀,还是留下美好的印象吧!”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他们笑对死亡。军队离休干部王健及老伴写了副对联:“生则为党,死则为民,朝夕有为,共挽鹿车干革命;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俯仰无愧,同献残骸报春晖。”87岁的谢野萍老人则诗情勃发:“我从自然来,仍回自然去。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律。生当树新风,死应除旧习。不办倒头饭,不收奠仪礼。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祭。遗体能利用,烧掉实可惜。捐献医学院,教学增效益。何以寄哀思,留言常记忆。”
志愿者中不乏体弱多病者,他们另有一番心声。南京炼油厂民警中队卓民顺说:“早在10多年前我就萌生此愿,我患直肠癌20年了,也许还能活10年左右,死后遗体献医,实乃最后的贡献。”72岁的退休干部庄诚庆说:“患心律不齐等症有10年之久,肥胖体型易得的病我治了不少,因此我的遗体可能有病理研究价值,早有捐献之意,苦于无门,现在如愿以偿。”
有意味的是,捐献遗体也有“子承父志”的。省农行离休干部李守谦写道:“我现年75岁,3年前患过结肠癌,动了手术,现自愿捐献遗体,子女表示尊重我的意愿,儿子还说将来也要捐献遗体。”
生者不能拖后腿
登记捐献遗体的老人们固然可敬,能尊重老人的遗愿,将自己长辈的遗体送到医学研究殿堂的晚辈们,更需要勇气。皇甫垠告诉记者,一位姓曹的老人打算捐献遗体,可他的两儿一女坚决不同意,说他们担不起“不孝”的罪名,最后只得作罢。
谚云:“逝世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捐献遗体具体实现的关键不在逝者而在生者,南汽退休工程师周其常对此感触尤深。他老伴10年前因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长期住院治疗,提出死后将遗体捐交解剖。1994年老伴去世后,他按其遗愿给医院送去全部家庭病案和护理记录,后来医院寄来了解剖报告,详释了致死的病因。血液科主任写出了两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填补了这种病例报告的空白。“但我们仍未能完全脱俗,火化后还是葬入了公墓。我留言子女:死后接受病理解剖,倘为我骨灰合墓,在一个保管期满后,一起取出撒掉或作植树葬,以免后人为祭扫奔忙,还是把纪念留在心底为好。”
可喜的是,登记在册的捐献遗体志愿者中,已有了第一位遗愿实现者。79岁的鼓楼区委离休干部张黎雨不幸于今年2月1日辞世,亲属遵照他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了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院给家属回赠了纪念证书,证书上写道:“生命亦有涯,百岁亦非久。溘然与世辞,遗体供研究。一切为人民,口碑永不朽。”
记者为此采访了张黎雨的小儿子张沛。张沛在南京木器厂任副厂长。他说,生前善待老人比什么都强。我们经常回去跟父母说说话,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扯扯,使他们感到晚年很充实。自己努力干好工作,也是对老人极大的安慰。至于捐献遗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老人的意愿,老人有这个觉悟,我们就不能拖后腿。事实上,我们按老人的意愿办事,也没有听到什么非议。今年清明节,南京的兄妹相聚,在父亲的遗像前鞠躬寄托哀思,父亲宽阔的心胸让我们肃然起敬。(附图片)
南京市副市长张连发(左)与皇甫垠(右)亲切交谈。张安福摄


查看完整版本: [-- 人生最后的奉献——记可敬的捐献遗体志愿者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