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邮友聚高邮——九七中国邮文化节印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10月 -> 邮友聚高邮——九七中国邮文化节印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龚永泉 1997-10-29 00:00

邮友聚高邮——九七中国邮文化节印象

第10版(文化)
专栏:

  邮友聚高邮
——九七中国邮文化节印象
本报记者龚永泉
“航空信”,这是一则打一城市的谜语,谜底是:高邮。
为纪念第二十八届世界邮政日,迎接第二十二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年在北京召开,邮电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于今年10月9日在江苏高邮市举办了’97中国邮文化节,这在我国是第一次。
在全国2000多个市、县中,高邮是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更为高邮人引以为骄傲的是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盂城驿,它是迄今我国保存得最完好的邮驿。盂城为高邮的别称之一,缘于高邮籍著名词人秦少游赞美家乡的诗句:“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高邮与邮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后为了尽快统一中国,就沿邗沟通邮路,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供飞报军情、传递文书之用,故又称秦邮。盂城驿为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所建,当时有厅房200多间,驿马130匹,驿船18条,水马夫200多人,后大部分毁于战火。1985年文物普查时,驿站被发现并得到修复。修复后的盂城驿有门厅、正厅、后厅、库房各5间,廊房14间,驿丞宅6间,礼宾轩3间及鼓楼、牌楼、影楼、马神庙各一座。相毗邻的南门大街也恢复了明清商业街风貌,并建有邮票交易中心、集邮爱好者活动中心等仿古建筑群,再现了昔日辉煌。1995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邮票以示纪念。
盂城驿内辟有邮驿博物馆,以翔实的文字史料,大量的照片、图片和文物,反映了古老中国发达的邮驿文明史。博物馆内的最新展品为邮文化节节旗。10月4日,邮电部领导在邮电部门口举行了授旗仪式,两面邮文化节节旗从北京出发,途经天津、沧州、济南、徐州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签名活动,10月9日世界邮政日即本次邮文化节开幕当日抵达高邮。其中一面节旗存北京中国邮电博物馆,一面存放于此。
邮文化节期间,还召开了邮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近百人,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论文涉及集邮与精神文明、邮驿与中国古代诗词、驿站的兴衰、邮驿制度、邮文化的特点诸多方面,是近年来我国邮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
高邮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2年,这在全国各县(市)中是较早的。目前,共有集邮分会13个,注册会员800多人。市邮协每年举办一次新春邮展,还创办了会刊“盂城邮花”。协会曾有6人8次参加省级以上邮展,2人2次获省级邮展铜奖,还有多人在省级以上邮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记者参观了邮文化节期间高邮举办的“真伪邮票辨”、“回归前的香港”邮票展,其中有不少精品。市邮协负责人感叹:集邮是一项持之以恒的文化活动,集邮者要耐得住时光的流逝,耐得住搜寻的艰辛。搞一个专集,必须一枚枚、一套套地收集,寻觅资料,编排整理,是用邮票讲述一个故事,需要集邮者用汗水去编织。难怪有人称集邮也是一种创作。
白居易诗云:“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据市委宣传部部长刘金鳌介绍:古人有“诗情强半在邮亭”的说法。一本《中国古代邮亭诗钞》,以一驿一首编选,共编入780首,涉及历史邮亭、驿、站、馆、台、铺780处!明代诗人邵宝《盂城驿即事》一诗写道:“盂城驿前吟夕阳,高邮湖上好秋光;红纷菡萏初经雨,绿满蒹葭未爱霜。远浦有波皆浴鹭,近堤无路不重杨;南来时见吴江棹,却倚船窗问故乡。”好一派斑斓绚丽的江南风光!
以“邮”会友,以“邮”为媒。邮文化节期间,各地来高邮的集邮爱好者超过万人,使得旅馆和出租车司机应接不暇,有的只好住到邻县。来自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和国内众多企业的代表1200多人出席了该市同时举行的经贸和科技成果转让洽谈活动,成交金额逾12亿元,共签定合资合作项目20多个,总投资2亿多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迎接邮文化节,高邮市大力改善城市环境,重点抓了一批沿街高层和较大规模的楼宇建设,实施了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市中心广场新建了大型青铜雕塑《邮驿之路》,由曾成功地创作《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的中央工艺美院雕塑系主任赵萌领衔制作。造型为3匹骏马飞驰驿道,两位信使急令传书,正从拱门穿越而过,气韵酣然。市委书记徐赴前用4个字点明了雕塑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特质:“继往开来”。


查看完整版本: [-- 邮友聚高邮——九七中国邮文化节印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