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复员军人和一群农民创造的奇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10月 -> 一个复员军人和一群农民创造的奇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肖戈 1997-10-29 00:00

一个复员军人和一群农民创造的奇迹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奋斗者之路

  一个复员军人和一群农民创造的奇迹
肖戈
高耸亮丽的办公大厦,宽敞明亮的厂房,还有被楼台亭榭、碧水绿树装扮得如同花园般的厂区、职工宿舍,当这一切挺立在昔日荒凉的土地上时,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建达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泮林和他的伙伴们心头凝聚的,是15年创业的艰辛,15年充满韧性的奋斗……
1982年,是常平人睁眼看世界、大胆组合三资企业、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初创时期。复员军人周泮林被镇党委从红砖厂调到玩具喷油厂当厂长。厂房很简陋,是镇农机厂原来的一个车间;50名工人中绝大多数是刚刚离开秧田的农民。但这个厂是常平镇第三家外来加工企业,常平人把企盼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希望寄托在它的身上。周泮林懂得肩上担子的分量,没有二话,他一头扎进厂里。
创业时期的艰苦至今令周泮林和工友们难以忘怀。由于电源不足,突然停电是家常便饭。周泮林把工人分成几班,停电休息睡觉,电灯一亮便跳起来拼命干。没有交通工具,道路颠簸不平,周泮林便和工人们肩扛手提,把产品一箱箱搬到大路边。天天精疲力尽,日日汗流浃背,近乎生命极限的拼搏伴随着周泮林和工人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但是,最让周泮林焦灼不安的,还是人的素质。工人们不怕吃苦,但文化太低,这样怎能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周泮林这抠一点,那挤一点,咬牙凑了一笔资金,聘请技术员来讲课,对全体员工实行严格的入厂、车间、岗位三级培训。周泮林和伙伴们就是凭着这股忘我的韧劲,掌握了一项又一项专业技术,攻下一个个科技难关。如今,15年前的那批创业者在建达制造有限公司已成为公认的栋梁、骨干,有的当了车间主任,有的成为部门经理、主管。
一个复员军人和一群农民,在艰难的环境中起步,15年后回报给社会的是一个拥有3500名工人、12万平方米厂房、1亿元固定资产的现代企业,这难道还不是奇迹?
公司增强实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人才、设备堪称一流的教育中心。每天,几千名职工都要在这里接受一小时的严格培训。有道是坚持数年必有好处,经过严格培训,职工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年来,公司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东莞市文明小区评比一开始,公司便赫然列在首批达标的名单中。
“人家孩子几千里来我们这里做工,我们要让他们的父母放心。”周泮林常常这样跟大伙说。在他的主持下,建达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娱乐、卫生设施齐全、花园般的职工宿舍。公司领导发现工人们下班要穿过一条马路时,为防止发生意外车祸,他们立刻投资40多万元,专为工人们修建了一座过街天桥。
科学的管理、良好的企业风气和始终如一的艰苦奋斗精神使公司创造出不凡的业绩。他们不仅上交国家的利税年年增长,还先后被评为全国双优企业和AAA级特佳商誉企业,生产的各种玩具以质量精、信誉好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


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复员军人和一群农民创造的奇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