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风范依然——胡可、胡朋夫妇印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11月 -> 风范依然——胡可、胡朋夫妇印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晨梅 1997-11-30 00:00

风范依然——胡可、胡朋夫妇印象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风范依然
——胡可、胡朋夫妇印象
晨梅
大约从八十年代中叶,在北京黄寺大院林荫道上,我时常看到一位身材不太高、举止文雅的老同志在独自散步,只听说他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胡可院长,其他全然不知。直到1991年5月,我们先后搬进干部休养所,成了近邻,方知他便是我在建国初期就看过的话剧《战斗里成长》以及后来的电影《槐树庄》的作者,也是戏剧家胡朋的老伴——胡可。1937年他刚刚十六岁就参加了革命,长期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当过演员,写过不少剧本。
对于胡朋同志,我脑海里只是《槐树庄》中郭大娘那正直善良的母亲形象。后来读过《胡朋的革命艺术生涯》以及六个寒暑春秋邻里接触中,我才有幸结识,并有了深一些的了解。
胡朋同志参加革命也近六十年,从抗日战争初期即开始了革命的演艺生涯,除在《日出》中扮演陈白露等青年女性以外,多是扮演中老年正面妇女形象。比如影片《白毛女》中的王大婶、《烈火中永生》中的双枪老太婆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劳动妇女和革命母亲。
现在他俩均年近八十的高龄,但仍十分珍惜晚年的宝贵光阴。他们订阅了好多种报纸,每天看新闻联播。胡可还要在家里修改很多剧本。他担任剧协领导工作,时常外出观摩演出或开会办事,因为总是乘公共汽车,以至于一个夜晚被汽车撞伤后住入医院做了手术……
他们生活十分简朴。从房屋设备到一些必要的家具,几乎全是部队配给和旧有的,没有一件时兴的。搬入新居时,连旧拖把杆都不肯丢弃!然而,他们为灾民捐款时,却每每慷慨解囊。他们家时常来些客人,多是影视、戏剧、新闻界或战争年代的老战友,均是清茶招待,从不讲排场,也不愿风光于报刊影视,只愿默默地奉献余生……


查看完整版本: [-- 风范依然——胡可、胡朋夫妇印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