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文学创作应贴近九亿农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12月 -> 文学创作应贴近九亿农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荻 1997-12-31 00:00

文学创作应贴近九亿农民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文学创作应贴近九亿农民
王荻
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在八十年代曾以辉煌的实绩获得世人公认。进入九十年代,却出现了某些疲软和滑坡现象。文学创作的内容与题材也出现了较大失衡。农村题材的不被关注即是失衡现象之一。这种现象既与我国的基本国情不符,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诸多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二亿人口中的百分之八十集中在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在短短二十年间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级跳。这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不仅给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冲击,更使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广大农民作为国家政策得失的直接受益或受损者,他们生活中的种种变化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无庸置疑,这一变革进程蕴含了无数多姿多彩、曲折动人的内容,蕴含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看,如果没有农村经济的高度发达,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农村生活应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作家作为具有敏锐思想与意识的社会话语的代言人,更不应该将这一我国社会生活的主体忽视和忘却。
从文学创作本身来看,关注并反映农村社会现实一直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即产生于农民劳作的广阔田野。即以“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而言,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作为旧中国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形象,其价值和意义早已超越了文学本身。而茅盾在“农村三部曲”中所揭示的旧中国农村尖锐的社会矛盾,在今天恐怕仍不能说没有认识和借鉴意义。之后,无论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农村生活都曾引起许多作家的关注。一些农村题材的作品甚至代表了当时文学创作水平的最高峰,至今仍有影响。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体制的转轨和商品意识的渗入,一种浮躁的、功利的、商业性的观念正在一些作家中蔓延。他们失去了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不愿静下心来到广阔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农村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而是或躲进小楼宣泄个人情绪;或急功近利热衷商业性制作。农村成了被忽视和遗忘的角落。一些作家因脱离生活,与世隔绝,汲取不到生活提供的丰富营养,创作上日趋枯萎。因此,作家深入基层尤其是深入农村去体验生活,接触现实,反映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改革大潮中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精神风貌,已显得格外迫切。
江泽民同志在第六次文代会和第五次作代会上曾经指出:“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认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这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作家、艺术家提出的新的要求。作家需要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心态、思想、生活,以求更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的脉搏。丰富自己的阅历,陶冶自己的灵魂。而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富足起来的广大农民,更需要作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改变在物质生活日见发达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日见贫乏的趋向。令人欣喜的是,在近年来出现的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潮流中,出现了一些深切关注农村改革进程和农民命运、努力反映农村真实现状的作家和作品。这是一个良好的势头。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作家投身这一行列,将改革大潮中波澜壮阔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示在读者面前。


查看完整版本: [-- 文学创作应贴近九亿农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