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德拉吉切维奇一家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1月 -> 德拉吉切维奇一家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吕岩松 1997-01-31 00:00

德拉吉切维奇一家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社情

  德拉吉切维奇一家
吕岩松
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一年多了,波黑东北部布尔奇科走廊地带依旧笼罩在一片荒芜、凄惨的气氛中。被炮火炸成废墟的村落中到处是断垣残壁,蒿草丛生。除了偶尔有几辆维和部队的装甲车辗压着弹坑隆隆驶过外,四周静得甚至听得见飞雪的飘落声。正是在这里,我结识了德拉吉切维奇一家人。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夫妇二人已逾不惑之年,两个上小学的女儿长得文静可爱。他们原本住在萨拉热窝,波黑战争爆发前,德拉吉切维奇是位工人,妻子是电话接线员。他们平日在城里工作,每逢周末便开车带着孩子回到乡下,一边享受田园风光,一边照看几亩良田。战争爆发后,他们的生活不再惬意。和萨拉热窝所有居民一样,一家人终日呆在家里躲避炮火,靠很少的救济物品维持生活。不过,那时他们的心情并不太坏,因为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而且工厂和家都没有被炮火摧毁。
1995年12月,随着代顿协议的签署,波黑实现了和平,苦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然而德拉吉切维奇一家还来不及高兴,就一下子坠入了生活的最底层。由于整个萨拉热窝划归了穆克联邦,生活在那里的塞族人于去年2月举家出逃。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什么都来不及收拾,德拉吉切维奇开着拖拉机拉上几件电器,带着妻女踏上了流浪的征途。几经辗转,他们在布尔奇科得到了安置。这一地区一度是波黑的战略要地,冲突双方在这里的争夺格外激烈。原来居多数的穆克族居民在战争爆发之初便被赶跑了,留下的塞族居民的房屋在炮火中只剩了一片残骸。德拉吉切维奇一家在废墟中找到了一处安身之所。这原是一幢二层的红砖小楼,上面的一半已被炸飞,能够使用的只是底层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间。房间里除了一张粗糙的长条桌、两张床和取暖炉外,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唯一显眼的是墙角椅子上有一部电话机。德拉吉切维奇对我解释说,这部电话是原来的穆斯林房主留下的。这家人在战争一开始就成了难民,现生活在德国的一家难民营中。前不久,房主还从德国打来电话,想知道是不是有人占了他的房。也许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缘故,两家人在电话中没有争吵,甚至还相互安慰,祝对方早日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由于当地企业大多在战争中被破坏,致使一半以上的工人失业在家。生活的困苦亦使当地人无心顾及他们的塞族难民同胞,甚至在心理上还有些抵触。因此,德拉吉切维奇就更不可能找到工作了。一家人蜷缩在昏暗的小屋中,靠政府提供的援助物品打发无限凄凉的时光。而那些人道主义援助实在是少得可怜:每人每月5公斤面粉,半公斤食用油以及时断时续的一点点盐和糖。为了让两个孩子能填饱肚子并继续上学,德拉吉切维奇夫妇只得忍痛变卖逃难时带出来的电器。但仅剩的一台彩电他们却无论如何舍不得卖掉,因为在这一片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劫后废墟中,只有它能给两个孩子带来些许短暂的欢乐。
我采访德拉吉切维奇一家时,正值圣诞节刚过,他家的墙角还挂着圣像,祈求新的一年能给全家带来新的希望。但德拉吉切维奇对我说:“其实我自己根本不相信这会是真的,我是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也想过到其它地方找找工作,可我连公共汽车都坐不起。一年多了,只能等待,没有机会做任何事,再这样下去真不知会怎么样。”他满眼忧郁凄楚而又迷惘的神色令人心酸,我当即倾尽随身所带的食品送给他。当问到他:“还能为你做些什么吗?”时,德拉吉切维奇叹息道:“你如果下次还能来,就请给可怜的孩子们带点儿吃的吧,我和妻子已是走向坟墓的人了,怎么样都无所谓了。”他的话让我心中为之一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健康的、才刚刚40岁的人说自己“正在走向坟墓”。难道战争的结束竟意味着希望的结束吗?
是啊,对德拉吉切维奇一家人来说,精神上的打击和痛苦比物质的匮乏更难以忍受,而在波黑千百万难民中,又何止一个德拉吉切维奇。他们孤苦无助,看不到任何希望,对未来充满恐惧,已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天空逐渐变暗,我只得与德拉吉切维奇一家告辞。临别时,我在心底默默祝福,愿幸福早日降临德拉吉切维奇一家和千万波黑的百姓,愿春日早点来临,融化他们心中的寒冰。


查看完整版本: [-- 德拉吉切维奇一家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