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牛年无立春”是怎么回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1月 -> “牛年无立春”是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余仁杰 1997-01-31 00:00

“牛年无立春”是怎么回事?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知识窗

  “牛年无立春”是怎么回事?
余仁杰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举行婚礼特别多的现象,一些原定在春节期间或春节后才结婚的人,都提早赶在春节前。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农历丙子年(鼠年),“立春”在年内,而农历新年丁丑年(牛年)全年中无“立春”节气,是个“无春之年”,结婚会“不吉利”。
农历丁丑年(牛年)始于1997年2月7日(春节),结束于1998年1月27日(除夕),全年354天。1997年与1998年的“立春”都在2月4日,“牛年”中只包含23个节气,确实没有“立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首先得从节气的编排谈起。由于节气注在农历日期中,许多人便以为节气是“阴历”。其实二十四节气倒是地地道道的“阳历”。节气是根据视太阳在黄道(在人们视觉中太阳在天球上“走”过的路线,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可用仪器测出,定为黄经0度)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24个节气合360度,即为一回归年。二十四节气是一回归年角度的24等分,它能正确反映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因而也就能正确反映一个地方的四季节令的变化。世界通用的公历是以回归年(一回归年长度是365.2422天)为基础编排的,它的日期本身能反映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这样,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如“立春”(黄经315度)总在2月4日或5日。
我国传统历法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所谓“阴”是指它的历月根据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6天;所谓“阳”是指它的历年基本根据回归年,再用设置二十四节气的办法来反映四季变化,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农历年平年12个月,只有354或355天,有的年份有24个节气(如丙子年),有的年份只能安排23个节气(如丁丑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所对应的节气“立春”,出现在它前后半个月的区间范围内,如果正月初一在“立春”之后,而全年只能安排23个节气,便成为“无春之年”。农历年遇上闰月有13个月(如乙亥年),便有383或384天,可包含25个节气,则会出现“一年两头春”的历法现象。
由此可见,无论是“无立春之年”或“一年两头春”,或者“立春”在年初或年尾,都是农历历法按一定规律编排的结果,它与人们的吉凶福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说“无春之年”结婚“不吉利”,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


查看完整版本: [-- “牛年无立春”是怎么回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