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叩开小康之门——四川省温江县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7年01月 -> 叩开小康之门——四川省温江县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罗鸣 1997-01-31 00:00

叩开小康之门——四川省温江县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省报传真·四川日报

  叩开小康之门
——四川省温江县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罗鸣
四川省温江县委书记李建明随身带着一个奔小康日程表,表上的工作是倒计时的。
1991年,温江被四川省、成都市确定为“提前翻两番,实现小康县”的试点县。县委立下军令状,奋斗5年,一定要在1996年内全面达到小康县标准。1995年,这个县农村人均纯收入2320元,居全省前列;全县182个村,有150个已经达到或超过省、市小康试点标准。
      可持续发展方为善战
温江县不大,但“金温江”的名气不小。谁都羡慕川西平原上这块水旱从人的鱼米乡。然而进入80年代,当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全国,温江人发现自己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温江是天府之国的粮仓。占用这里的耕地是一个敏感问题。温江居成都上风上水,对这里环境保护的要求极为严格。“金温江”这块招牌,既是无形的资产,也是无形的制约。1990年,温江农村人均纯收入791元,农村人均占有粮食723公斤,财政收入3064万元,没有一家“三资”企业。“高产穷县”现象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的严峻挑战,“金温江”含“金”量的失落凸现出西部农村的困窘。
温江人的肩上,负重自强的使命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作为试点县的温江率先实现小康,就为西部农村树立起一面旗帜。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前实现小康,重塑金温江形象”成了温江人的第一话题。在强烈的追赶意识中,县委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认为:奔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而且需要在社会发展观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从单纯考虑当前发展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从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转移到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轨道上来。
新的发展观是怎样树立起来的?我们从金星村的变迁中可以找到答案。金星村是万春镇一个偏远村,村支部书记杨永留告诉我们,从1988年开始,省委书记谢世杰就把金星村作为自己的联系村之一。“每年谢书记都要来看我们几次,站在田间地头和农民摆龙门阵。”村支部每年抓好几件带全局性有长远效益的大事。这样连续8年,一年年抓下去,金星村发生了巨变,成了提前实现小康的示范村。
这个县考评干部,不是看一时的数字辉煌,而是看是否求实创新,看对推进小康的实质性贡献。他们搞开发、搞建设善利用非耕地。占地2000余亩的省级金马旅游区就是在河滩地上建起来的。全县在“八五”期间耕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几年来,每引进和新办一个企业,都经过了人口、资源、环境的严格论证。1995年,温江获得“成都平原耕地保护区”、“平原绿化全面达标县”称号。1996年,温江成为“中国生态示范县”。
      决定性的是“脑袋”
温江人引以自豪的有这样一件事。1991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第一次来四川考察。在听取省委汇报后,他称赞一位县委书记有远见,因为他敢于拿出100多亩成都平原金贵的土地,无偿提供给四川农业大学办水稻研究所。这位受到总书记表扬的县委书记就是李建明。
温江县重视科技由来已久。早在1987年,县委县政府从当时农村中涌现出的专业户和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启示:粮袋,钱袋,决定性的是“脑袋”。29万温江人民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聪明才智,才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今天“金温江”的含金量之所在。
——温江瞄准成都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用新技术新产品开路,形成了优质稻麦、精细蔬菜、花卉苗木、商品禽蛋四大主导产业。1995年,全县农民比上年增收374元,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增加的收入占整个增收部分的70%左右。据统计,科技进步作用在温江农业增产增收中的比重目前已提高到6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达到95%以上。
——温江注重发展农户经济。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许多现代农业科技是可以纳入农户经济之中的。温江县加强了农业科普工作的领导力量。为各镇村配备了科技副村长。全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村科普网络。全县学习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农民达10.5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从1989年以来,温江县农业连续7年获得丰收。
      人的文明是小康本质
城乡一体化是温江“小康工程”的一个战略目标。而其中重要的内容是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城乡一体化”。
温江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改善城乡环境和农民的居住条件,为培养新一代文明的温江人提供载体。我们乘车出县城沿温郫公路北行,眼前蓦然出现一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建筑群,这就是万春镇。镇党委书记杨国华介绍说,镇上的好房子多了,但最好的房子仍然是学校。记者参观了镇中学的语音教室,其设备的先进程度不比成都市的重点中学逊色。
温江人变了。
农民说,过去吃的是稀饭泡菜,清清汤汤;穿的是稀网八烂,补疤补疮。现在住的是砖瓦房推窗亮格,亮亮堂堂;穿的是皮毛新衣,喜气洋洋。比这些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富裕起来的温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丢掉了而是强化了。
这种“气候”是怎么形成的?农民说,党委和政府引导得好。这个镇的农民在全县最早用上程控电话,但镇党委、政府的摇把子电话是全县最后换掉的。农民的房子在全县是最早改造的,但镇党委、政府的办公楼是最后修的。镇财政花钱,一是道路,二是照明,三是通讯。群众说,政府有了钱用得好,农民有了钱才用得好。温江人就是这样扎扎实实地向小康县的目标迈进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叩开小康之门——四川省温江县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